概述
公司的具体需求是研发面向大规模高端SoC芯片的自动测试系统,SoC 芯片是技术难度最高、也是国产后道测试设备厂商急需突破的领域。与传统芯片不同, SoC芯片集成了微处理器、模拟IP核、数字IP核以及片外存储器 控制接口等功能,其核心技术在于IP核的复用,这些模块可以是模拟、数字或数模混合类型,不同模块的频率、电压、测试原理也不同。同时,高集成度造成测试的数据量和 时间成倍增长,测试功耗也是传统测试项目的 2-4 倍。因此SoC的复杂性使得传统测试机难以满足需求,专业的SoC测试机具有强大的并测能力,通过合理规划调度各个IP核完成并发测试,可有效降低测试时间和测试成本。但SoC芯片总体测试要求非常高,对测试板卡速度、精度、向量深度种类、测试方法和算法、调试工具、软件等要求非常高,且还要求高并测,因此其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复杂度和技术要求极高,需要持续研发以适应不断迭代的高端芯片及新的技术标准 和协议。
需求详情
一、需求背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移动终端迅速取代PC成为IC产业新的驱动力。SoC芯片具有高可靠、实时性、高集成、低功耗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 控制、航空航天、移动通信、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设备等领域。而SoC芯片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对SoC测试设备的大量需求,特别是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持续发展,大规模高端SoC芯片的测试设备逐渐成为自动测试设备市场新的增长驱动力。此外,根据Gartner数据统计,全球半导体测试设备市场中SoC测试机市占率约为 64%,第二名是存储测试机为 18%,其次是射频测试机为 16%,占比最小的为模拟测试机约为 2%,SoC测试机的市场需求最大。 二、国内外相关情况介绍 海外巨头全球市占率高,国产替代机会巨大。 国内方面,根据赛迪顾问统计,中国大陆SoC测试机占比 23.5%。国内最早研发 SoC 测试机的厂商为冠中集创,其推出的 CATT 系列获得了少批量订单但未能研发出有持久竞争力的产品。华峰测控、长川科技、华兴源创等国内企业也均在积极布局,由于SoC 芯片的测试系统复杂,设计和封装难度高于普通逻辑和模拟芯片,因此目前国内的产品结构与国际差别较大。国外方面,美国的泰瑞达和日本的爱德万垄断全球 SoC 测试机 8 成以上市场份额。1995 年泰瑞达通过收购 Megatest 成为高端 SoC测试领域的领导者。爱德万于 2011 年收购惠睿捷,使其在高端 SoC 测试领域迅速提升。据统计,爱德万的主要市场在亚洲地区,泰瑞达的第一市场在中国大陆。两大寡头在测试机领域基于长期积累,合计市场份额超过 90%。 一、具体需求 公司的具体需求是研发面向大规模高端SoC芯片的自动测试系统,SoC 芯片是技术难度最高、也是国产后道测试设备厂商急需突破的领域。与传统芯片不同, SoC芯片集成了微处理器、模拟IP核、数字IP核以及片外存储器 控制接口等功能,其核心技术在于IP核的复用,这些模块可以是模拟、数字或数模混合类型,不同模块的频率、电压、测试原理也不同。同时,高集成度造成测试的数据量和 时间成倍增长,测试功耗也是传统测试项目的 2-4 倍。因此SoC的复杂性使得传统测试机难以满足需求,专业的SoC测试机具有强大的并测能力,通过合理规划调度各个IP核完成并发测试,可有效降低测试时间和测试成本。但SoC芯片总体测试要求非常高,对测试板卡速度、精度、向量深度种类、测试方法和算法、调试工具、软件等要求非常高,且还要求高并测,因此其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复杂度和技术要求极高,需要持续研发以适应不断迭代的高端芯片及新的技术标准 和协议。
技术参数
技术指标:引脚,几十到上千,速度 100MHz-1.6GHz,向量深度 256-512MV,调试工具 5-10 种,协议 100 余种,并测几百到几千引脚。
项目预期
二、技术解决的价值意义 随着 5G、AI等新一轮科技逐渐走向产业化,国内芯片设计行业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全球芯片产业重心。特别在高端SoC芯片设计领域,以华为海思、紫光展锐等为代表的芯片设计企业取得突破,在全球高端SoC芯片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自动测试系统是完成芯片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在集成电路产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 地位。但鉴于SOC测试机比模拟测试机门槛更高且在技术路线上存在巨大差异性,国内SoC自动化测试专用设备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国内企业近几年进步较大,但是与国际巨头相比,规模和市场份额仍然偏小。因此,成功研发出针对高端SoC芯片的自动测试系统对推动我国芯片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三、进口替代或填补空白情况 国外主要供应商对中国存在一定的出口限制,巨阙电子通过合作研发,将填补中国在该领域高精度芯片研发、生产、封装、应用等方面的部分空白,为实现国内高端测试设备的国产替代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