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2025年泉州市揭榜挂帅榜单】铝合金6105F型材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两个指标具有负相关关系,即,高抗拉强度低延伸率,或低抗拉强度高延伸率,技术难题主要在于如何同时提高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挤压工艺(温度和挤压速度)对铝合金6105F型材内部微观组织和晶粒尺寸的影响,以及后续固溶热处理中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铝合金6105F型材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的影响。采用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得铝合金6105F挤压型材的强化机制和增塑机制是关键技术瓶颈。通过突破该项关键技术瓶颈,可将该技术应用于提升其他各类铝合金型材综合力学性能。此外,众多因素(温度、时间、成形速度和其他工况)对铝合金6105F型材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的影响呈现高度非线性。在铝合金6105F挤压成形实验研究和大数据的基础上,引入人工智能获得输入(铝合金6105F挤压和后续热处理工艺参数)与输出(铝合金6105F型材综合力学性能)间的关系模型并反推最优工艺参数是提升铝合金6105F型材综合力学性能的关键技术壁垒。该类问题不仅存在于其他类铝合金成形强化和增塑领域,同时在其他金属部件制造领域也普遍存在,成为制约金属制造技术提升的“卡脖子”技术问题。
需求详情
(1)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6105F型材抗拉强度目前为300MPa,技术攻关后达到330MPa以上。(2)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6105F型材屈服强度目前为270MPa,技术攻关后达到300MPa以上。(3)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6105F型材延伸率目前为10%,技术攻关后达到12%以上。(4)开发一个AI模型,在该AI模型中可自适应地给出各影响因素对铝合金6105F型材性能的影响权重,通过AI模型可给出工艺参数与铝合金6105F型材性能间的高度非线性的映射关系。目前没有相关技术,技术攻关后铝合金6105F综合力学性能提升的开发时间缩短约50%。(5)形成一套基于AI的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6105F工艺参数快速优化系统属于“卡脖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