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讯飞星火X1单挑满血版DeepSeek-R1,全国产算力单机部署!中国AI再下一城
讯飞星火X1单挑满血版DeepSeek-R1,全国产算力单机部署!中国AI再下一城就在昨天,全国产算力训出的讯飞星火X1全面升级!70B小身板在数学领域全面领先,性能直接对标OpenAI o1和DeepSeek-R1。单机部署成本骤降,彻底颠覆行业应用门槛。
就在昨天,全国产算力训出的讯飞星火X1全面升级!70B小身板在数学领域全面领先,性能直接对标OpenAI o1和DeepSeek-R1。单机部署成本骤降,彻底颠覆行业应用门槛。
给DeepSeek-R1推理指导,它的数学推理能力就开始暴涨。更令人吃惊是,Qwen2.5-14B居然给出了此前从未见过的希尔伯特问题的反例!而人类为此耗费了27年。研究者预言:LLM离破解NP-hard问题,已经又近了一步。
随着R1等先进推理模型展现出接近人类的推理能力,多代理系统(Multi-Agent Systems,MAS)的发展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随着我们尝试构建越来越复杂的多代理系统,一个核心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在保持系统灵活性的同时,降低开发和维护的复杂度?
今年在巴塞罗那的 MWC 上,有一家运营商宣布与顶级 AI 公司合作打造智能手机。而现在,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DT)宣布正在构建一款“AI Phone”。这是一款与 Perplexity 以及 Picsart 等公司紧密合作打造的低成本手机,同时推出了一款名为“Magenta AI”的新 AI 助手应用。
上周DeepSeek连续5天开源硬核技术,阿里开源万相2.1,Qwen的推理模型推出预览版,但是肯定马上也要开源。而今天,智谱这个曾经的开源之光,在昨天官宣拿了杭州10亿融资之后,在官宣文章里如此写道:
今天想介绍一个 17 岁的华裔大学生,他最近做的一个 AI Wrapper 产品,发布 5 小时收入就突破了 1 万美金,随后在发布的推文火了之后又通过线上会议 Google Meet 的售后承诺在 24 小时赚到了 3 万美金。
国内首个原生AI IDE(集成开发环境),来自字节,实测在此:哪怕一点代码都不懂,只要能说出自己的需求,就能靠AI开发出一个功能完备的应用。例如如果你想做一个Flappy Bird游戏,那就用中文跟它说一声就行:
要知道,过去几年,各种通用评测逐渐同质化,越来越难以评估模型真实能力。GPQA、MMLU-pro、MMLU等流行基准,各家模型出街时人手一份,但局限性也开始暴露,比如覆盖范围狭窄(通常不足 50 个学科),不含长尾知识;缺乏足够挑战性和区分度,比如 GPT-4o 在 MMLU-Pro 上准确率飙到 92.3%。
在 DeepSeek 生成的文本中,有 74.2% 的文本在风格上与 OpenAI 模型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这是一项新研究得出的结论。这项研究来自 Copyleaks—— 一个专注于检测文本中的抄袭和 AI 生成内容的平台。
AFFiNE,一个开源的 AI 协作知识库,集成了完整文档、白板和数据库的工作空间。累计融资 1000 万美元,开源项目在 Github 上超过 4.5 万 stars。创始人、CEO 贺嘉琛,连续创业者。创业前研究天体物理,毕业于格拉斯哥与香港科技大学。
基础模型竞争又紧张刺激起来了!GPT-4.5刚登顶竞技场且全任务分类第一名,6小时后总榜就被马斯克的新版Grok-3反超。两者都是获得3000+票数,总分1412:1411只差一分。
2025年2月27日,由前扩散模型领域顶尖研究者创立的Inception Labs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个商业级扩散大语言模型(dLLM)——“Mercury”。这一里程碑式产品不仅在生成速度、硬件效率和成本控制上实现突破,更标志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自回归(Autoregressive)范式向扩散(Diffusion)范式的重大跃迁。
全球生态学家正面临一场「数据海啸」——红外相机陷阱每天产生数百万张野生动物照片,但人工分类需耗时数周。
又添新鲜血液。根据 TechCrunch 报道,由一位华人创始人 Weber Wong 开发的 AI 创意工具 Flora 于 3 月 1 日正式上线。时至今日,AI 图像与视频赛道的产品和格局已经有点固化了,能够有新鲜产品加入,还是华人创始人,确实很令人惊喜。
“造人”难,“卖人”更难。
为了「星际之门」,软银CEO孙正义正在疯狂借钱!巨额贷款、高风险投资、宏伟愿景……这位「投资狂人」再次押注未来。他能否凭借AI重塑辉煌,还是会重蹈WeWork的覆辙?
专栏作家Kevin Roose发文称,门外汉用AI就能开发出App,并表示程序员前途不妙。马库斯公开表示Kevin Roose只是重复了别人的创意,所做所为是贩卖焦虑,误人子弟,一旦小孩信以为真,不学编程,美国科技业将万劫不复!
大模型时代,万物皆可AI,通信也不例外。
面向复杂PC任务的多模态智能体框架PC-Agent,来自阿里通义实验室。
大模型的快速及持续发展,离不开对模型所有权及数据隐私的保护。
,最近,Appfigure 通过梳理 1000 款 AI 应用(移动端)总结了一份年度 AI 趋势报告,称AI市场在2024年近20亿美元的规模,重点介绍了AI助理、文生图、AI 陪伴、教育AI等版块。
当地时间2月17日,埃隆·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公司xAI直播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模型Grok 3,马斯克直接说这是“地表最聪明AI”。 而更吸引国内观众注意的,则是直播画面里的几张华人面孔。据统计,xAI创始团队四成是华人,其中还包括一位浙江大学毕业的张国栋。
本文介绍了英特尔®至强®处理器在AI推理领域的优势,如何使用一键部署的镜像进行纯CPU环境下基于AMX加速后的DeepSeek-R1 7B蒸馏模型推理,以及纯CPU环境下部署DeepSeek-R1 671B满血版模型实践。
据众擎机器人介绍,众擎机器人SE01自主研发的“动态重心补偿算法”以每秒1000次的姿态微调对抗前倾失控风险;仿生肌肉驱动系统使关节瞬时扭矩高达330N·m;而毫米波雷达与视觉融合感知系统则将落地误差控制在±2cm内。
文字中貌似不起眼的标点符号,竟然可以显著加速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过程?
所以作为一名AI爱好者,我整理了这份指南,希望能帮助刚接触AI的朋友们少走弯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具。需要说明的是,大多数AI产品在功能上其实有不少重叠。我在分类时主要考虑的是它们的核心优势和特长。比如DeepSeek虽然也是一款不错的AI对话工具,但我认为它在写作方面的表现最为出色,因此将它归入了AI写作工具类别。
今天,“AI 教父”Hinton 在 X 平台发文“手撕”马斯克,呼吁英国皇家学会将其除名,理由是马斯克对美国科学机构造成了巨大破坏。很快,马斯克现身评论区反击 Hinton:
某种程度上,DeepSeek破圈的短短一个月,已然成为智能革命时代的重要集体记忆。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又是怎样的传播路径?对于整个AI行业来说,这场“逆袭”般的破圈又有哪些新的启示?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LLM)的迅猛发展正推动人工智能迈向多模态融合的新纪元。然而,现有主流多模态大模型(MLLM)依赖复杂的外部视觉模块(如 CLIP 或扩散模型),导致系统臃肿、扩展受限,成为跨模态智能进化的核心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