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一家AI财务公司在一年内将收入翻倍并实现盈利吗?当Cleo创始人Barney Hussey-Yeo在LinkedIn上宣布"Cleo刚刚达到2.8亿美元年度经常性收入,我们在一年内实现了收入翻倍并达到盈利"时,我被这个数字震撼了。在AI财务助手这个看似小众的领域,如此快速的收入增长是完全出人意料的。
我开始深入研究这家公司,想要理解在一个传统上增长缓慢的个人理财市场,Cleo是如何实现如此惊人的增长轨迹的。当我挖掘得越深,就越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成功的故事,而是关于如何用AI技术重新定义一个行业,如何将曾经只有富人才能享受的个性化财务建议民主化,以及一个年轻创始人如何用"megalomaniac"般的野心构建起一个可能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Cleo目前拥有超过85万付费订阅用户,年收入2.8亿美元,一年内实现收入翻倍。更重要的是,公司已经实现盈利,这在快速增长的科技公司中是相当罕见的。从2021年开始,Cleo每年都实现了订阅用户数量翻倍的增长,这种持续性增长在竞争激烈的消费级市场中几乎是史无前例的。
当我将这些数字放在行业背景下分析时,发现它们的意义更加深远。传统的个人理财公司,比如Mint或Personal Capital,花费了多年时间才达到类似的用户规模,而且它们主要依靠广告收入,用户付费意愿一直较低。但Cleo不仅实现了快速的用户增长,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强大的付费订阅模式。85万付费用户意味着每个用户的年均付费约为329美元,这在个人理财领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我认为这种增长速度反映了几个重要趋势的汇聚。Cleo抓住了Z世代和年轻千禧一代对财务管理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这个群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学生贷款负担、房价高涨、工资增长停滞。同时,他们对传统银行和理财工具的不信任达到了历史最高点。Cleo用AI技术和独特的品牌个性填补了这个市场空白,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产品类别。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Cleo在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还保持了健康的单位经济效益。用户参与度比传统银行App高20倍,超过85%的新用户在使用一个月内表示对财务状况感觉更好。这些指标表明,Cleo不仅仅是在烧钱获取用户,而是真正创造了用户价值,建立了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公司已经处理了超过30亿笔用户财务交易,每天分析820万笔交易,这个数据量让Cleo能够不断优化其AI算法,形成了强大的数据飞轮效应。
从投资角度看,Cleo已经获得了1.38亿美元的总融资,投资方包括Balderton、EQT和Sofina等顶级风投。但更重要的是,公司现在已经不再依赖外部融资来维持增长,盈利能力让它有了自主发展的底气。Hussey-Yeo在最近的采访中提到,公司正在为年收入达到5亿美元后的IPO做准备,这个目标看起来并不遥远。
当我深入分析Cleo 3.0的产品创新时,发现它代表了AI财务助手领域的一次根本性跃升。传统的财务App本质上是数字化的账本或计算器,用户需要主动输入数据、设置预算、分析报表。但Cleo 3.0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它是一个主动的、有记忆的、能够推理的AI agent,能够像人类财务顾问一样工作。
我特别关注的是Cleo全新的agentic架构设计。这是一个彻底的范式转变。过去的Cleo遵循固定的流水线:首先分类意图,然后生成响应。即使是简单的任务也需要预定义的流程。如果用户要求设置预算,系统会把他们推出对话界面,要求手动完成,Cleo无法对过程进行推理或适应后续问题。现在,Cleo 3.0的推理agent会解释请求,选择正确的工具,评估结果,然后循环执行直到任务完成。有些交互很简单,只需要一次工具调用就能得到清晰回应。有些则需要多个协调步骤——比如确认工资预支资格并帮你订阅Cleo Pro,或者协助还款并在需要时提示输入新的付款方式。
这种架构变革的深层意义在于,它让Cleo从一个反应式工具变成了一个主动式伙伴。Cleo现在拥有大约40种工具库,这些工具分为两大类:检索工具和行动工具。检索工具帮助她通过从数据库拉取数据或搜索内部知识库来回答问题。比如当你询问还剩多少钱可以花时,Cleo会实时查找你的预算。行动工具则让Cleo能够真正为你做事。在之前的版本中,行动依赖于用手动规则构建的预定义按钮。在Cleo 3.0中,agent会根据对话本身动态配置这些行动,让交互感觉流畅自适应,而不是脚本化的。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Cleo革命性的主动推理能力。这个名为Smart Insights Agent的新系统使用OpenAI的o3模型,不会只是等待问题,而是主动审查你的交易历史并发现及时的、可行的洞察。该agent分析过去六个月的财务活动,这些信息丰富详细,包括商家名称、支出类别和社交比较信号。它使用多步推理对数据进行多次分析,在过程中不断精细化理解。这让Cleo能够检测到微妙的或新兴的模式,比如不断增长的还款负担或储蓄行为的意外变化,并生成按类别和置信度级别标记的结构化洞察。因为这种推理在后台进行,Cleo可以在你打开App的那一刻就呈现个性化洞察。
我认为这种主动推理代表了AI财务助手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传统的财务工具要求用户知道应该问什么问题,但大多数人其实并不知道应该关注哪些财务指标。Cleo 3.0通过主动分析和洞察,帮助用户发现他们原本不会注意到的财务模式和风险。这就像有一个24小时不休息的财务分析师在监控你的财务健康状况,随时准备给出专业建议。
从产品体验角度看,Cleo 3.0的记忆系统解决了AI交互中的一个核心痛点:健忘症。健忘会破坏信任。你不应该反复告诉Cleo相同的信息,你与她的聊天也不应该感觉断裂。Cleo 3.0可以总结和存储对话,捕捉诸如预算目标、经常性支出模式和财务压力点等细节。与其存储每个词,Cleo保存关键要点,并在最重要的时候检索相关上下文。通过主动回忆以前的对话,Cleo提供的建议感觉真正人性化、支持性强且具有上下文感知,大大减少了重复提示的需要。
这种记忆能力的实现技术难度很高,但对用户体验的改善是革命性的。想象一下,你上个月告诉Cleo你正在为买房储蓄,本月当你询问是否可以外出用餐时,Cleo会记住你的储蓄目标,并在建议中考虑这一点。这种连续性让用户感觉自己真的在与一个了解自己财务故事的朋友交谈,而不是每次都要重新解释自己的情况。
语音交互功能的加入代表了另一个重要创新维度。与Cleo 3.0交谈就像与深入了解你财务故事的朋友聊天。你不再需要打字提问,只需直接与Cleo交谈,她会以同样的方式回应。在技术实现上,这是由一个集成语音转文本和文本转语音技术的双向管道驱动的。当用户说话时,声音会立即转录为文本,LLM处理这些文本以确定适当的回应。然后该回应通过文本转语音合成转换为语音音频,并直接传回给用户,保持最小延迟和自然的对话流程。他们还引入了Cleo的动态视觉表现,当她倾听和讲话时会积极回应,增强了实时交互的感觉。
更有趣的是,Cleo 3.0的语音能力超越了即时对话。语音模式为游戏化功能带来了新的活力,比如财务问答游戏,Cleo会引导你通过有趣的、数据驱动的挑战来加深对财务状况的理解。这种gamification策略不仅提高了用户参与度,还让财务教育变得engaging和有趣,而不是枯燥的数字分析。
我必须特别强调Cleo 3.0在准确性方面的突破。为了衡量Cleo 3.0的表现,他们将其与OpenAI、Anthropic和Google的领先LLM进行了对比评估。评估使用了129笔真实交易的数据,代表大约29,500美元的流入和29,900美元的流出。基准问题涵盖了实用的、高信任度的预算查询,比如计算月收入与支出,以及识别用户最昂贵的订阅服务。Cleo 3.0达到了81%的准确率,决定性地超越了其他所有竞争对手。
这种准确性优势的根源在于Cleo的架构是专门为处理财务数据而构建的。对于筛选交易和执行计算等精确任务,Cleo使用确定性工具来做实际的数学运算,而LLM层解释用户请求并生成回应。通过设计,这消除了幻觉的主要来源,在最重要的地方提供更准确、更可信的答案。这种混合架构设计体现了深刻的工程思维:在需要精确性的地方使用确定性算法,在需要理解和交互的地方使用AI模型。
我认为Cleo产品成功的关键在于它找到了技术能力与用户需求的完美结合点。AI技术让个性化财务建议成为可能,而用户对更智能、更人性化财务工具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Cleo不是在现有产品上添加AI功能,而是从头开始设计了一个以AI为核心的全新产品体验。更重要的是,所有这些AI驱动的功能——推理、记忆、语音——都专门提供给Pro订阅用户,这创造了一个清晰的价值层级和商业模式。
当我研究Barney Hussey-Yeo的创业历程时,发现他身上体现了成功创始人的典型特质:技术背景、市场洞察力,以及他自己所说的"megalomaniac"般的野心。在最近的一次播客访谈中,他坦言:"我认为创始人的基因就是与普通人略有不同。如果你在一家成功公司工作,却认为自己能比CEO做得更好,那你就是那种应该创业的人。"
Hussey-Yeo的背景为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他拥有机器学习硕士学位,曾担任数据科学家,对AI技术有深刻理解。但更重要的是,他对个人理财市场的痛点有切身体会。他发现金融服务公司的客户都面临同样的问题:银行向他们推送大量信贷产品,却不提供任何资金管理帮助,客户财务素养普遍较低。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
我特别欣赏Hussey-Yeo在产品方向上的敏锐判断。最初的Cleo充满了复杂的图表和机器学习功能,却没有人愿意使用。但当他发现用户喜欢那个简单的"骚扰式"短信功能时,立即pivot了整个产品策略。他创建了一个完全虚假的对话演示,展示Cleo如何像朋友一样理解用户的财务状况。这个演示一经发布就获得了巨大反响,证明了市场对对话式AI财务助手的需求。
从执行角度看,Hussey-Yeo展现了优秀创始人的两个关键能力:快速学习和规模化管理。从24岁只有一年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到管理400多人全球团队的CEO,这种转变需要极强的适应能力。他在访谈中提到,创始人必须在不同的公司发展阶段掌握完全不同的技能集:前10人、前30人、前100人,每个阶段的管理方式都截然不同。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全球化视野。尽管公司总部在英国,但Hussey-Yeo很早就意识到必须在美国市场获胜才能建立一个全球化公司。他将产品重心转向美国市场,并且成功了。现在Cleo被Sifted称为"唯一一个在美国市场成功的欧洲金融科技公司"。这种战略决策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执行力。
我认为Cleo的成功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或公司的成功,而是反映了整个个人理财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层变革。传统的理财服务行业存在一个根本矛盾:真正需要理财建议的普通人负担不起个人财务顾问的费用,而能够负担得起的富人往往已经有了相对健康的财务状况。这种矛盾导致了一个巨大的服务空白。
AI技术的成熟为填补这个空白提供了可能。通过AI agent,Cleo能够以极低的边际成本为数百万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财务建议。这不仅仅是成本的降低,更是服务质量的提升。AI agent可以24小时工作,拥有完美的记忆,能够处理复杂的数据分析,并且不会有情绪波动或偏见。在某些方面,AI财务顾问甚至比人类顾问更可靠。
从用户行为角度看,年轻一代对AI助手的接受度远高于传统人群。他们已经习惯了与Siri、Alexa或ChatGPT对话,将这种交互方式扩展到财务管理是很自然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传统金融机构的不信任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愿意尝试新的解决方案。Cleo的品牌个性——直接、幽默、有点叛逆——正好符合这个群体的价值观。
我观察到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财务管理的游戏化。传统的理财教育枯燥乏味,很难激发用户的持续参与。但Cleo通过MoneyIQ竞赛、个性化洞察和社交功能,让财务管理变得有趣和engaging。用户不再是被动地查看账户余额,而是主动参与到财务健康的改善过程中。这种参与度的提升直接转化为了更好的财务结果和更高的用户留存率。
从市场竞争角度看,Cleo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竞争维度。传统的个人理财App主要在功能层面竞争:谁的图表更漂亮,谁的分类更准确。但Cleo的竞争优势在于AI能力和用户体验的结合。这种优势很难被快速复制,因为它需要大量的数据、先进的AI技术和深度的用户洞察。
我预测,Cleo的成功会引发整个行业的AI化转型。那些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传统公司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更多类似的AI财务助手出现,但能够像Cleo这样成功地将技术、产品和市场结合的公司并不多。Cleo已经建立了先发优势和数据护城河,这让它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当我研究Cleo团队对未来的规划时,发现他们的野心远不止于打造一个聊天机器人。Cleo 3.0只是一个开始,团队正在构建一个完整的AI驱动财务生态系统。他们即将推出的功能让我看到了个人理财行业的未来图景。
首先是Finhealth Score,这是一个反映用户整体财务行为和进步的综合指标,旨在推动参与度、目标设定和长期改善。我认为这个功能具有重要的行业意义。传统的信用评分主要关注借贷历史,但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可能没有太多信用记录。Finhealth Score可能会成为一个更全面、更公平的财务健康评估标准,考虑储蓄习惯、支出模式、预算执行等多维度指标。
其次是聊天中的可视化功能,将图表和趋势线直接渲染在对话中,让用户无需离开聊天就能理解支出模式。这种设计哲学体现了Cleo对用户体验的深度思考:不是让用户适应软件的界面逻辑,而是让信息以最自然的方式融入对话流程。当你询问"我这个月的支出趋势如何"时,Cleo不仅会告诉你答案,还会在聊天中直接显示可视化图表,让数据变得直观易懂。
最有前景的是账户聚合功能,让用户能够连接多个财务账户,使Cleo能够跨收入流进行推理并提供跨账户洞察。这个功能将彻底改变Cleo的价值主张。目前大多数人的财务生活是分散的:工资账户、储蓄账户、投资账户、信用卡账户都在不同的银行。Cleo的账户聚合将第一次让用户看到完整的财务全景,AI可以基于全量数据提供更准确的建议和洞察。
我特别看好这个发展方向,因为它解决了个人理财的一个根本问题:数据孤岛。传统银行只能看到自己的账户数据,无法提供全面的财务建议。而Cleo通过聚合所有账户数据,能够成为用户财务生活的"神经中枢",提供真正个性化和全面的财务指导。这种全局视角将让Cleo的AI推理能力发挥最大价值,比如发现跨账户的资金优化机会,或者基于完整财务状况提供更精准的投资建议。
从技术发展路径看,这些新功能体现了Cleo团队对AI agent技术未来的深刻理解:更深层的推理能力、更灵活的工具使用、更紧密的账户集成,以及更自然的语音主导交互。他们正在创造一个AI财务伙伴,不仅能满足用户当前的需求,还能帮助用户发展与金钱的更好关系。
我认为这个路线图的意义超越了产品功能的累积,它代表了一种新的财务服务模式:以AI为核心、以用户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的个性化财务管理。这种模式有可能重新定义整个个人理财行业的竞争格局,让传统的银行和理财机构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我总结Cleo的成功故事时,我意识到它的意义远超过一个产品或公司的成功。Cleo正在重新定义人们与金钱的关系,让财务管理从一个技术性、专业性的任务变成了一个对话式、个性化的体验。这种转变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从社会影响角度看,Cleo的成功证明了AI技术能够真正democratize财务服务。曾经只有富人才能享受的个性化财务建议,现在普通人也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得。这种普惠化的财务服务有可能帮助缩小贫富差距,提高整个社会的财务健康水平。超过85%的Cleo用户表示在使用一个月后对财务状况感觉更好,这个数字说明了AI财务助手的实际价值。数据显示,用户已经与Cleo进行了超过10亿次对话,有34.1万用户主动感谢过Cleo,400万人被Cleo"roast"过他们的消费习惯,这些数字背后反映的是用户对这种新型财务服务模式的高度认可。
我认为Cleo的成功也为其他垂直领域的AI应用提供了重要启示。AI技术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替代人类,而在于增强人类的能力,让专业服务变得更加普惠。Cleo没有试图替代财务顾问,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拥有一个24小时在线的个人财务助手。这种增强而非替代的思路,可能是AI商业化的正确方向。
从技术发展角度看,Cleo 3.0代表了AI agent技术在消费级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证明了当前的AI技术已经足够成熟,能够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创造价值。Cleo的成功会鼓励更多公司投资AI agent技术,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其81%的准确率在财务数据处理方面超越了所有主流LLM,这证明了专业化AI系统在垂直领域的巨大优势。
但我也看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随着AI财务助手的普及,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变得更加重要。用户的财务数据是极其敏感的,任何数据泄露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同时,AI系统的决策透明度也是一个挑战。用户需要理解AI为什么给出特定的建议,特别是在涉及重要财务决策时。Cleo通过其混合架构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在需要精确计算的地方使用确定性工具,在需要推理的地方使用AI模型,这种设计提高了结果的可解释性和可信度。
我预测,未来几年我们会看到更多像Cleo这样的AI财务助手出现,整个个人理财行业将迎来一次彻底的重构。那些能够成功结合AI技术、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的公司将获得巨大成功,而那些固守传统模式的公司将被淘汰。Cleo目前每天分析超过820万笔交易,这种数据处理能力和洞察生成能力是传统财务机构难以匹敌的。
最终,Cleo的故事告诉我们,技术创新的真正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当AI技术与深刻的用户洞察和卓越的执行力结合时,就能创造出真正改变行业的产品。Cleo从一个年轻创始人卧室里的想法,发展成为年收入2.8亿美元、拥有85万付费用户的公司,这个过程中体现的不仅是技术的力量,更是创新、坚持和执行的力量。这是一个关于如何用AI技术重新定义传统行业的完美案例研究,也是一个关于野心、技术和市场时机完美结合的创业传奇。
一家处于 stealth 状态的 AI 初创公司,已获得头部一线美元基金的种子轮投资,正在招募founding team成员,以下是岗位JD,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扫码投递简历。其中海外运营增长的岗位,只有两个要求:聪明和英语好,我会手把手教。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深思圈”,作者是“Leo”。
【开源免费】AutoGPT是一个允许用户创建和运行智能体的(AI Agents)项目。用户创建的智能体能够自动执行各种任务,从而让AI有步骤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Significant-Gravitas/AutoGPT
【开源免费】MetaGPT是一个“软件开发公司”的智能体项目,只需要输入一句话的老板需求,MetaGPT即可输出用户故事 / 竞品分析 / 需求 / 数据结构 / APIs / 文件等软件开发的相关内容。MetaGPT内置了各种AI角色,包括产品经理 / 架构师 / 项目经理 / 工程师,MetaGPT提供了一个精心调配的软件公司研发全过程的SOP。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geekan/MetaGPT/blob/main/docs/README_CN.md
【开源免费】FASTGPT是基于LLM的知识库开源项目,提供开箱即用的数据处理、模型调用等能力。整体功能和“Dify”“RAGFlow”项目类似。很多接入微信,飞书的AI项目都基于该项目二次开发。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labring/Fas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