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节版 GPTs「扣子」上线:云雀大模型提供支持、支持发布到飞书和微信服务号
字节版 GPTs「扣子」上线:云雀大模型提供支持、支持发布到飞书和微信服务号近日,字节跳动正式推出「Coze 扣子」AI Bot 开发平台。任何用户都可以快速、低门槛地搭建自己的 Chatbot,且平台支持用户将其一键发布到飞书、微信公众号、豆包等渠道。
近日,字节跳动正式推出「Coze 扣子」AI Bot 开发平台。任何用户都可以快速、低门槛地搭建自己的 Chatbot,且平台支持用户将其一键发布到飞书、微信公众号、豆包等渠道。
2B性能小钢炮来了!刚刚,面壁智能重磅开源了旗舰级端侧多模态模型MiniCPM,2B就能赶超Mistral-7B,还能越级比肩Llama2-13B。成本更是低到炸裂,170万tokens成本仅为1元!
2023年末,OpenAI联合创始人兼 CEO Sam Altman在X平台发文征集网友们2024年对OpenAI的愿望与期待。
有助于构建下一代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开发能以更像人类的方式学习语言的人工智能系统。
据网文作者消息,番茄小说的番茄作家助手已开启AI写作工具相关功能内测。另有社交平台用户爆料,早在去年11月份番茄小说就已经向高等级作者开放AI相关功能。
一群最容易被AI取代的人,打一场胜率渺茫的仗。
本文介绍了AI大模型元年的到来以及人类文明操作系统的大更新。通过分析Transformer架构的出现和大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展示了AI对人机交互的改变和智能手机作为新的操作系统的前景。
AI大模型在业界备受关注,但对于一些公司来说,采用小模型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微软已经开始研发小规模、低算力需求的模型,并组建新团队进行对话式AI的开发。而对于工业、金融和汽车等领域而言,小模型更易于落地,并且具有省电、省钱、省时间的优势。
因为台积电的先进封装工艺产能太低,英伟达准备寻求英特尔来生产AI芯片了。据报道,英特尔一个月最多能提供30万片的H100产能。
星火语音大模型诞生的意义,不仅仅是成为更高效和智能的生产力,科大讯飞的判断是,语音交互,能加速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
把短剧中华人演员的面孔替换为外国演员的模样,成为一些短剧公司低成本出海的新思路。
人工智能(下文将简称为AI)带来效率革命,无疑是自ChatGPT、或者说AIGC诞生以来,全世界对于这个行业的期许。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开始尝试在工作流程中引入AI,并试图用AI来为业务赋能,哪怕是在传统印象里更强调人的游戏行业也不例外。
也许很多人还记得 2022 年年底,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初创公司——The Browser Company 推出了全新浏览器 Arc Browser,在理念和交互设计上完全不同于 Chrome 等今天常用的浏览器,很多用户、博客和媒体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Characater.ai 网站每日活跃用户超 350 万,很多用户在过去一年向其发送了超千万条消息,Characater.ai,似乎正在悄悄改变人类和 AI 的关系,不能再被简单定义为偏工具属性的对话机器人。
每隔一段时间,关于「新社交大战」的话题就会在中文互联网的语境中再度涌现,不是关于「字节放不下社交」,就是创业者们所显露出的「成为下一个抖音、微信」的野心。 新技术、新需求与新产品形态总会书写新一轮的社交竞争格局,这一次尝试改变的是来自AI。
从 Performance 到 Performance,AI 将掀起一场数据和分析的深层次革命。
AI智能体实火!谷歌被曝出DeepMind核心技术大佬离职,连Gemini项目的主要开发者也留不住了。
Midjourney二次元模型Niji-Journey V6上线了!日漫欧美动漫风格全能把控,甚至图中还能生成字体,网友生成超逼真动漫原画刷屏全网。
上海人工智能研究室(下简称上海 AI Lab)在徐汇区云锦路上有11幢楼。这里有6000张GPU,也是这座城市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中心。
近日,一则关于「Mistral-Medium 模型泄露」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视频生成还可以这么玩?来一个“火柴人”做做动作示范,再加文本描述,即可让各种形象惟妙惟肖地跟着动起来。
生成式AI技术发展的背后,反映出人类与大模型交互的不断精进。大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学习人类的思考方式,人类在与大模型的对话中也收获了灵感和新知。
首个基于全国产化算力平台「飞星一号」的大模型,正式开源!
随着数智经济的发展,一场属于法律科技的深刻变革正悄然发生。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已成为当前法律科技领域从业者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及实践的时代之问。
这两年,程前式的成功学采访很流行,要是给TK做一期,标题写《00后身价过亿》都保守了。
LUI 还是 GUI,AI 时代的产品交互应该遵循怎样的产品交互原则,在 2023 年被讨论过很多次,似乎大家得到的共识是,需要 LUI,但 GUI 也是不可少的。
2024 年 1 月 29 日,波形智能(AIWaves)于杭州举办首个技术开放日(AIWaves DevDay),正式发布新一代自主研发的中文内容创作垂域 SOTA 大模型「Weaver」,及由其驱动的面向用户写作类 Agent 产品「蛙蛙写作 1.0」。
Meta 正式发布 Code Llama 70B,这是 Code Llama 系列有史以来最大、性能最好的型号。
OpenAI 在一篇博文中发布了多项更新,并表示更新后的 GPT-4 Turbo“拥有比之前预览模型更好的代码生成等能力,且减少了模型在任务中途罢工的「变懒」情况。”但该公司并没有对更新内容做进一步解释。
百川智能又对产品进行了一次大更新,发布了Baichuan 3模型。这次更新后,在多个权威通用能力评测CMMLU、GAOKAO和AGI-Eval中,其英文能力已经逼近 GPT-4,在中文任务表现上甚至超越了GPT-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