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飞飞丈夫、Salesforce首席科学家撰文:「AI agent黎明」之后,我们期待些什么?
李飞飞丈夫、Salesforce首席科学家撰文:「AI agent黎明」之后,我们期待些什么?人工智能(AI)专家普遍认为,2025 年将是智能体(agent)爆发之年。
人工智能(AI)专家普遍认为,2025 年将是智能体(agent)爆发之年。
新年新气象!谷歌内部AI人才来了个大迁移—— 统一归拢到DeepMind旗下,归诺奖得主哈萨比斯领导。
论文能不能中?可以用AI提前预测~ 港大黄超教授团队提出多智能体自动化框架GraphAgent,能自动构建和解析知识图谱中的复杂语义网络,应对各类预测和生成任务。
2025 年 1 月 9 日,拜登政府计划在离任前夕对英伟达等公司的 AI 芯片出口实施新一轮限制。
老黄在CES上发布的迷你超算Project DIGITS,开启了AI超算的PC时刻。 但随即也引发了不小争议,还遭到了大佬的贴脸嘲讽。
Level AI 创始人 Ashish Nagar 具有深厚的 AI 背景,曾在亚马逊 Alexa 团队工作。他观察到传统客服行业存在质量监控效率低、数据价值难以挖掘、实时支持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创立 Level AI。
2023年底,斯坦福大学发布了一款引发轰动的AI实验项目——“小镇模拟游戏”。在这个虚拟小镇里,25个AI角色能够自主交谈、建立关系、制定计划,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社交能力。这个实验让人们第一次对AI Agent(智能体)产生了期待——具有自主意识和决策能力的AI助手指日可待。
1月8日,环球时报社、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和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50大“新质生产力产业实践示范案例”,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凭借在技术能力、应用实践等方面的突出表现,成功入选“人工智能”示范案例TOP5。
上世纪五十年代,普通美国家庭每天看电视的时间“高达”6小时。显像管技术迎来黄金时代,但质疑声接踵而至。
中美AI论文数领先,日本需加强国际合作。
AI Agent 会是未来吗? 对于科技行业的从业者而言,很多人每天既为新技术的突破感到兴奋,又因自身和行业前景的未知而焦虑,尤其是最近一轮裁员风暴,更为整个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早上起床,看到海螺的AI视频,又双叒叕加强了。 他们悄悄上了一个新功能:主体参考。
没错,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 AI Agent,很有可能成为你未来的专属求职小助手 ~ 因为它不仅可以帮我们筛选合适的工作,还可以直接帮我们投递简历!下面先让我们看看 Twitter 上大佬 el.cine 分享的过程:
这届CES,国内厂商刷爆存在感。
在 AI 商品图这条赛道,美图 VMake 退出,insMind 访问量增长超 50%,接力加入。
面对新的机器人大战,追觅已准备好在再度冲向全球。
随着AI Agent市场的越发火爆,为了让用户全面了解AI Agent并积极参与生态构建,一些公司相继推出了官方智能体相关的解读及白皮书。
怎么能让 AI 更好地分析我的结构化数据(Excel/CSV)?内容很长感觉就被丢了一些
TCL聚焦AI转型,面临技术与市场挑战。
最近,我们团队的一位工程师在研究类 ColPali 模型时,受到启发,用新近发布的 jina-clip-v2 模型做了个颇具洞察力的可视化实验。
2025年开年,硅谷巨头新一轮裁员已开启。AI智能体掀起的风暴,让Salesforce老板豪言今年停招软件工程师。不仅如此,微软等16家科技公司纷纷加入了这波裁员大军。
2025 CES上最具话题性的两家公司,都谈到了AI PC的核心话题。 在通过新一代Blackwell 架构的英伟达 RTX 5090 显卡炸场后,黄仁勋彻底点燃了CES开场情绪。但其后,他依然不得不在会后交流中回应关于AI PC“销量没能起飞”的尖锐话题。
2000万美元AI初创CTO、CS博士Yuchen Jin,公开了绿卡申请被拒理由:美国移民局认为他缺乏「超越苹果公司」的影响力。发帖分享后,引来Jeff Dean、马斯克等大佬回复。
对抗焦虑的最好方式,是创作 一部非影视专业人士制作的 AI 作品,如何和普通短片同台竞技后脱颖而出?
Shevchenko 的目标是打造一款能理解用户何时需要其帮助的电子设备,并且能理解、保存用户脑海中的想法,实现真正的「意图识别」甚至「意图预判」,这可能会改变用户使用智能设备的方式。
放弃AGI,转向更好落地的小模型,李开复要带零一万物做“能赚钱的创新”。
AI正往行业深处进发,尤其是以往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较低的制造业。
端侧AI带来的节拍协同、高度灵活、高效生产资料利用以及品控预测维护等能力已经成为工业制造转型的首要推动力。
近日,杭州具身智能创业公司西湖机器人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湖机器人”)宣布完成天使 + 轮共计近亿元融资,为推动其通用机器人 AGI 端到端模型落地奠定了强大的资金基础。
学习并掌握“领域化”知识,才是AI编程在企业成功落地的关键。 AI创业的成功范式,不只局限于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