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集成 VS AI 模块化:哪家科技巨头将赢得未来?
AI 集成 VS AI 模块化:哪家科技巨头将赢得未来?WWDC 上,苹果终于发布了自己的 AI 功能——苹果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苹果、微软和谷歌在 AI 落地上的不同策略也可见一斑,有些选择集成,有些选择了模块化。 为什么会这么选?哪种策略可能赢得未来?
WWDC 上,苹果终于发布了自己的 AI 功能——苹果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苹果、微软和谷歌在 AI 落地上的不同策略也可见一斑,有些选择集成,有些选择了模块化。 为什么会这么选?哪种策略可能赢得未来?
360 度场景生成是计算机视觉的重要任务,主流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利用图像扩散模型分别生成 360 度场景的多个视角。由于图像扩散模型缺乏场景全局结构的先验知识,这类方法无法有效生成多样的 360 度视角,导致场景内主要的目标被多次重复生成,如图 1 的床和雕塑。
未来5年内会在AI技术架构上有大的突破,Transformer会被逐步重构。15-20年内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并通过“新图灵测试”。
最近,OpenAI的一位前员工发表了一篇165页的超长博文,对AI发展的未来做出了一系列预测。文章的核心观点可以概括成一句话:人类很可能在2027年实现AGI。
Anthropic的25岁参谋长自曝因为深感AGI,未来三年自己的工作将被AI取代。她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预言了未来即将要被淘汰的工种。难道说,Claude 3模型已经初现AGI了吗?
无需采集3D数据,也能训练出高质量的3D自动驾驶场景生成模型。
谁能想到,某天和你聊天的那个人竟是一个AI。来自TUM等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全新算法NPGA,能够生成高保真3D头像,表情逼真到让你怀疑自己的眼睛。
迈向更自然的人机交互。
未来,会发生什么?
时隔3年,清华团队的研究再次登上Nature封面。刚刚,世界首个类脑互补视觉芯片Tianmouc重磅发布,灵感来源于人类视觉系统。它能以极低带宽和功耗采集图像信息,突破了传统的视觉感知挑战,自如应对开放世界中极端场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