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 GenAI 的最大风险以及早期使用者的经验教训
企业 GenAI 的最大风险以及早期使用者的经验教训生成式AI安全风险:注入攻击、隐私泄露、供应链隐患;防御需零信任、红队演练。
生成式AI安全风险:注入攻击、隐私泄露、供应链隐患;防御需零信任、红队演练。
近一年来,围绕人工智能(AI)、生成式 AI(GenAI)和大语言模型(LLM)的炒作愈演愈烈,大众的兴趣翻了一番,针对 AI 的投资激增,各国政府也采取了更加明确的立场。根据一些人的说法,AI 与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
2025年7月17日,在GenAI Assembling 第五期硅谷Meetup上,最近火热的明星AI Agent 公司Genspark、Lovart、和Simular.ai的创始人,以及新一代基础设施公司SambaNova的Agent技术负责人,一起讨论了他们在今天AI Agent发展第一线所观察和感受到的一切。
面对谷歌、OpenAI等劲敌猛攻及Llama 4翻车、人才流失困境,小扎决定重组Meta GenAI团队,设AI产品、AGI基础和FAIR三大架构。
2025年,ChatGPT依旧领跑,但DeepSeek、Qwen等开源劲敌正加速追赶。从「推理革命」爆发到 DeepSeek开源,一场围绕算力、架构与生态的战争已悄然打响,开源势力正以星星之火之势挑战闭源巨头。
4月份,ChatGPT网站访问量逆势增长182%,超越马斯克的X社交平台(原Twitter),全球排名第5。连输两起反垄断诉讼,谷歌搜索被曝访问量20年首次下滑,或因GenAI抢流量。
美国就业市场被颠覆:程序员需求45年最低,而文科生被内外夹击。但最近ACM的博客文章,提出了耳目一新的观点:GenAI是文科和计算机科学复兴的唯一希望。顺GenAI则昌,逆之则亡!
Epoch AI高级研究员预测:2030年实现人类水平的AI的可能性至少10%。他认为AI从监督学习到GenAI,模型范式转变迅捷,预测AI只能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参考人类大脑,他估算了发现人类水平的AI需要的算力,得到相关结论。
有25万块GPU的CoreWeave,已提交上市文件,计划IPO。虽然有英伟达等支持,但CoreWeave估值350亿美元,并不被媒体看好。而科技媒体初创Edward Zitron,更是直言CoreWeave财务糟糕,就是定时炸弹,而GenAI炒作泡沫即将破裂!
当今世界,人们都在谈论生成式人工智能。全世界都知道所有最新的GenAI概念和术语——因此,你会比以往听到更多这样的话:“这个词不等于token”。全世界都开始实施至少一个或两个GenAI用例,当然——我引用它的意思是“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