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打边谈!德国音著协推出全球首个生成式AI许可模式并起诉 OpenAI
边打边谈!德国音著协推出全球首个生成式AI许可模式并起诉 OpenAI2024年11月,德国音著协GEMA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未授权使用受保护音乐作品的人工智能(AI)生成系统供应商提起诉讼的版权集体协会。
2024年11月,德国音著协GEMA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未授权使用受保护音乐作品的人工智能(AI)生成系统供应商提起诉讼的版权集体协会。
生成式AI极大加速了AI应用的开发流程,从过去需要数月的周期缩短到仅需数天。这种变化推动了快速原型设计和实验的新模式,帮助开发者在短时间内尝试多种方案并专注于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倡导“快速行动并负责任”的开发理念。
可以说,近两年来,AI(尤其是生成式AI)的迭代日新月异。
今天凌晨,云计算巨头亚马逊云科技的 re:Invent 与大号创业公司 OpenAI 的发布「撞了车」。后者公布了一系列生成式 AI 应用,价格更贵、性能更强大,而前者则致力于简化生产力矛盾,降低价格。
近几年在生成式 AI 技术和商业创新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创建高质量且低成本的生成式 AI 应用在业界仍有相当难度,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系统化的调试和优化方法。
AI技术正重塑全球就业市场。在生成式AI、边缘计算等前沿领域,技术突破不断,职业需求迅猛增长。根据斯坦福《THE AI INDEX REPORT 2024》,生成式AI相关招聘岗位在2023年增长了13倍,成为就业市场增长最快的细分方向之一。
当前,生成式AI正席卷整个社会,大语言模型(LLMs)在文本(ChatGPT)和图像(DALL-E)生成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仅仅依赖零星几个提示词,它们就能生成超出预期的内容
基于用新内容撬动新用户增长的思路,小红书是主动抓住这轮AI热,官方引入了一大批AI赛道创作者。与此同时,其官方也在下场研发相关产品与应用,不做生成式AI的局外人。
生成式AI热潮第三年,消费级AI应用受关注。
Jiaming Song详细介绍了Diffusion模型在视觉生成领域的前沿研究,强调其在提升生成视觉模型质量中的关键作用。他分享了自己从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研究到加入NVIDIA和Luma AI的历程,展示了如何将贝叶斯非参数模型的知识应用到生成式AI中,推动了视觉模型在生成质量和速度上的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