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伟达新品“掌心AI超算”,¥1800跑8B多模态模型,算力暴增70%价格腰斩
英伟达新品“掌心AI超算”,¥1800跑8B多模态模型,算力暴增70%价格腰斩“英伟达版树莓派”这波良心了,性能涨70%,降价50%。 老黄召开厨房发布会,从烤箱里端出这台“掌心AI超算”。
“英伟达版树莓派”这波良心了,性能涨70%,降价50%。 老黄召开厨房发布会,从烤箱里端出这台“掌心AI超算”。
新模型在MATH上(以数学竞赛为主)动辄跑分80%甚至90%以上,却一用就废。
大模型的开源与闭源之争至今仍是热议话题,毕竟讨论核心触及技术发展路径、产业生态构建,以及对未来创新动力的影响。
自OpenAI在2022年发布ChatGPT以来,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初创公司,各个玩家可以说是纷纷加大投入,试图在模型性能上超越彼此。
要让大模型适应各不一样的下游任务,微调必不可少。常规的中心化微调过程需要模型和数据存在于同一位置 —— 要么需要数据所有者上传数据(这会威胁到数据所有者的数据隐私),要么模型所有者需要共享模型权重(这又可能泄露自己花费大量资源训练的模型)。
具备原生中文理解能力,还兼容Stable Diffusion生态。 最新模型结构Bridge Diffusion Model来了。 与Dreambooth模型结合,它生成的穿中式婚礼礼服的歪国明星长这样。
近期,巨人网络发布了“千影QianYing”有声游戏生成大模型,包含游戏视频生成大模型YingGame、视频配音大模型YingSound,实现了有声可交互游戏视频生成的新突破。
AI真是助力科研的神器,不光能用大模型提升写作效率,跟AI技术沾边的论文中顶刊的概率也会增加,升职速度也会提升;但对于科学界来说,大家都一股脑去研究AI,那些不能用AI的领域受到了冷落,最终导致整体科研多样性下降。
OpenAI最近奉上了满血版的o1 Pro,这一全新系列的模型究竟有多强?它能否指明AI发展的未来方向?沃顿商学院教授在3个月的前一篇博客就中给出了「神预言」一般的答案。
12月18日,记者从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深圳拟出台若干措施,积极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其中,在丰富生态要素供给方面,每年发放最高5亿元“训力券”,降低人工智能模型研发和训练成本。同时每年发放最高5000万元“语料券”,促进语料开放共享和交易,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