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一开源,国内就创新”!面对中美大模型差异,我们该突破还是继续模仿?
“国外一开源,国内就创新”!面对中美大模型差异,我们该突破还是继续模仿?本文基于数势科技创始人&CEO黎科峰博士,百川智能联合创始人焦可,腾讯研究院副院长刘琼,蓝驰创投投资合伙人、TGO鲲鹏会学员石建平以及实在智能联合创始人、CMO张俊九等五位行业大咖在InfoQ主办的QCon全球软件开发大会的圆桌讨论整理。
本文基于数势科技创始人&CEO黎科峰博士,百川智能联合创始人焦可,腾讯研究院副院长刘琼,蓝驰创投投资合伙人、TGO鲲鹏会学员石建平以及实在智能联合创始人、CMO张俊九等五位行业大咖在InfoQ主办的QCon全球软件开发大会的圆桌讨论整理。
最近,通用大模型初创公司MiniMax正在进行新一轮大规模融资,阿里为其中核心领投方。这是《科创板日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的消息。
百川智能又对产品进行了一次大更新,发布了Baichuan 3模型。这次更新后,在多个权威通用能力评测CMMLU、GAOKAO和AGI-Eval中,其英文能力已经逼近 GPT-4,在中文任务表现上甚至超越了GPT-4:
发布了超千亿参数的最新版本大模型Baichuan 3,是百川智能基础模型第三代——就在20天前,这家由王小川创办的大模型公司,刚刚发布过角色大模型Baichuan-NPC。
一张名为《大模型的深渊》的图,在去年广为流行。吃瓜群众惊诧地发现,原来绝大多数大模型,都挤在深不见底的层级,“宣称自己快要落地的”“再等等决定啥时候落地的”“什么落地不落地的”“怎么还有这么多没听说过的大模型啊”……
生成式AI这把火在资本市场越烧越旺。根据智东西统计,2023年新晋的生成式AI和大模型领域相关独角兽达23家,国内新晋独角兽有6家,分别是智谱AI、MiniMax、百川智能、零一万物、智元机器人,以及已被收购的光年之外。这些独角兽企业涉及大语言模型、AI视频生成、垂直行业应用研发商以及GPU云服务提供商。
1月9日,百川智能正式发布角色大模型Baichuan-NPC。Baichuan-NPC优化了“角色知识”和“对话能力”,使模型能够更好的理解上下文对话语义,更加符合人物性格地进行对话和行动,让角色更加真实生动。
2023年上半年人见人爱的大模型,逐渐“失宠”。前有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说“重复开发大模型是资源浪费”,后有百川智能联合创始人洪涛说“99%的行业大模型都可能被替代”。
AI时代,中国大模型进展到哪了?12月20日,「数字力量,探索无穹」2023探索大会上,新智元创始人&CEO杨静,与百川智能技术联创陈炜鹏、商汤科技数字文娱事业部总经理栾青、蓝驰创投投资合伙人石建平共话中国大模型的创新探索。
就在昨天,百川智能正式发布Baichuan2-Turbo系列API,192K的超长上下文窗口+搜索增强知识库,解决了困扰行业已久的大模型商用落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