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些顶级大模型都是蒸馏的
原来,这些顶级大模型都是蒸馏的「除了 Claude、豆包和 Gemini 之外,知名的闭源和开源 LLM 通常表现出很高的蒸馏度。」这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北大、零一万物等机构的研究者在一篇新论文中得出的结论。
「除了 Claude、豆包和 Gemini 之外,知名的闭源和开源 LLM 通常表现出很高的蒸馏度。」这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北大、零一万物等机构的研究者在一篇新论文中得出的结论。
知识蒸馏通过训练一个紧凑的学生模型来模仿教师模型的 Logits 或 Feature Map,提高学生模型的准确性。迁移学习则通常通过预训练和微调,将预训练阶段在大规模数据集上学到的知识通过骨干网络共享应用于下游任务。
刚刚发布的豆包大模型1.5,不仅多模态能力全面提升,霸榜多个基准;更难得的是,它在训练过程中从未使用过任何其他模型生成的数据,坚决不走蒸馏「捷径」。
模型蒸馏也有「度」,过度蒸馏,只会导致模型性能下降。最近,来自中科院、北大等多家机构提出全新框架,从两个关键要素去评估和量化蒸馏模型的影响。结果发现,除了豆包、Claude、Gemini之外,大部分开/闭源LLM蒸馏程度过高。
昨天晚上,DeepSeek 又开源了 DeepSeek-R1 模型(后简称 R1),再次炸翻了中美互联网: R1 遵循 MIT License,允许用户通过蒸馏技术借助 R1 训练其他模型。 R1 上线 API,对用户开放思维链输出 R1 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性能比肩 OpenAI o1 正式版,小模型则超越 OpenAI o1-mini
最近几个月,从各路媒体、AI 社区到广大网民都在关注 OpenAI 下一代大模型「GPT-5」的进展。
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知识蒸馏方法,克服了传统KL散度在Logit和Feature知识迁移中的局限性,在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任务上表现更好。
最新综述论文探讨了知识蒸馏在持续学习中的应用,重点研究如何通过模仿旧模型的输出来减缓灾难性遗忘问题。通过在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知识蒸馏在巩固记忆方面的有效性,并指出结合数据回放和使用separated softmax损失函数可进一步提升其效果。
1/10训练数据激发高级推理能力!近日,来自清华的研究者提出了PRIME,通过隐式奖励来进行过程强化,提高了语言模型的推理能力,超越了SFT以及蒸馏等方法。
用大模型“蒸馏”小模型,有新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