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通开启AI基建2.0时代?美股又一批公司创新高,透露这些信号
博通开启AI基建2.0时代?美股又一批公司创新高,透露这些信号与英伟达的震荡走势形成对比的是,美股AI产业链新一批“明星股”正在崛起。这些公司覆盖了AEC、DCI、存储、ASIC、光纤等业务,多家透露订单强劲,从中或许不难窥见AI基建投资的最新风向。
与英伟达的震荡走势形成对比的是,美股AI产业链新一批“明星股”正在崛起。这些公司覆盖了AEC、DCI、存储、ASIC、光纤等业务,多家透露订单强劲,从中或许不难窥见AI基建投资的最新风向。
端侧AI持续演绎,被视为AI新载体之一的桌面机器人近期也消息频传。继苹果被曝正推进桌面机器人项目开发后,天辰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TB-CE003家庭桌面机器人,可提供多种AI智能化功能;奋达科技则在日前透露陪伴类AI桌面机器人量产交付在即。
在当前大语言模型(LLM)的应用生态中,函数调用能力(Function Calling)已经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
你是不是以为发了GPT4.5?但很抱歉,今天只是发布了o1的API以及实时语音的新玩意。 还记得前段时间的OpenAI的DevDay吗?那上面曾经说过会更新OpenAI的API,现在期货交割了!这次OpenAI表现很好,才用了短短的一个多月就完成了交割,值得鼓励!(我是在吹不下去了。。。)
如果从今年10月份开始算,截止到现在,视觉中国股价已经翻了一倍多。有点2022年底GPT概念股的架势。不过,视觉中国的涨停可不是靠概念,而是靠AI项目合作换来的。基于社区、场景和数据优势,目前国内包括智谱、通义千问、可灵AI、即梦AI、生数科技(Vidu)、爱诗科技(Pixverse)等几乎所有主流文生视频平台都接入了视觉中国。
安卓新王骁龙8至尊版一出,2024年最后一季度的手机市场再度火热起来。
o1完整版公开仅10天,Scaling Law新范式就被逆向工程复现了!
9.9万元起,还能够大规模量产的国产人形机器人,表现得实在是太6了:
BLT 在许多基准测试中超越了基于 token 的架构。
多模态大模型内嵌语言模型总是出现灾难性遗忘怎么办?
能源领域与AI结合的关键,在于建立仿真的AI模型。
OpenAI的Sora翻车后,迎来谷歌的暴击:昨天深夜,Veo 2、Imagen 3、Whisk一套组合拳打来,AI视频和生图根据,再次被谷歌改变了。
近日,谷歌DeepMind的研究人员推出了苏格拉底式学习,在没有外部数据的情况下,让AI通过语言游戏不断变强。
PCNet网络具有创新的协同采样算子和优化的重建网络,实验结果证明,其在图像重建精度、计算效率和任务扩展性方面均优于现有方法,为高分辨率图像的压缩感知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ChatGPT 的横空出世,捧红了 Speak 以及一众出海的 AI Tutor 产品,同时杀死了没有及时“拥抱”AI 的教育巨头。如果 OpenAI 再向教育方向集中“开火”,又会发生什么呢?
AI如何颠覆生物科技? AI正在入侵科学界,特别是生物科技方向。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2024年10月宣布了当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者,出乎意料的是—— AI又是大赢家。
近期,数聚链成功完成了数千万级别的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汇孚资本和道生资本。这一里程碑标志着数聚链在2024年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取得了技术和市场的进一步突破,并获得了资本市场及投资者的广泛认可。
全球最年轻的 95 后亿万富翁、MIT 辍学生以及估值超 1000 亿的 AI 独角兽 Scale AI 创始人 Alexandr Wang 近期在 SPC 对谈时回顾了自己在 YC 创业加速器的经历。
36氪获悉,Bridgewise LTD(以下简称「Bridgewise」)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的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SIX集团、Group 11和L4 Venture Builder等战略投资者主导。本轮融资的资金主要用于AI平台的研发以及全球市场的扩张。
随着美国科技初创公司OpenAI的圣诞直播进入最后一周,多项重要AI新品也进入发布倒计时——除了GPT-4o的常规版本升级外,科技圈最期待的正是肩负“打开营收天花板”重任的“AI代理”。
据媒体获悉,港股上市公司江山控股旗下的AI医疗企业鹰眼智慧中医近日突然宣布解散,全体员工解聘。多位鹰眼智慧中医员工表示,在12月9日半夜23:31分,公司战略管理部总经理兼总裁办公室主任吕继有突然在企业微信全员群里发布了解散通知。
今天是美国的周一,本来以为会跟上周一样,挑选周一发个大货,毕竟上周就有爱好探索的网友发现 GPT4o 好像有了更新,已经开始说自己是 GPT4.5 了。
距离 POINT1.0 的发布已经过去两个月时间来,在这段时间业界不断涌现出一系列优秀的模型。我们通过不断紧跟前沿技术,并结合过去开发多模态模型沉淀下来的经验,对 POINTS1.0 进行了一系列更新,推出了 POINTS1.5。
以前我们总说: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的是税务局。现在恐怕还需要变成: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的,除了税务局,还有AI。
OpenAI直播划水的一天,谷歌版Sora迎来了它的2.0——
学术打野NeurIPS 2024,好多人啊(发出周迅的声音)!
Ilya Sutskever(前 OpenAI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在前几天召开的 NeurIPS 会议上表示,大模型的预训练已经走到了尽头。而 Noam Brown(OpenAI 研究员,曾带领团队开发出在德州扑克中战胜职业选手的 AI 系统 Pluribus)在近期关于 OpenAI O1 发布的采访中提到,提升 Test-Time Compute 是提升大模型答案质量的关键。
DeepMind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视频分层新方法,可以无需假设背景静止或精确的相机姿态,就能将视频分解成包含物体及其效果(如阴影和反射)的多个层,提升了视频编辑的灵活性和效率。
Kimi新模型来袭,且发布即上线可用!
Ilya「预训练结束了」言论一出,圈内哗然。谷歌大佬Logan Klipatrick和LeCun站出来反对说:预训练还没结束!Scaling Law真的崩了吗?Epoch AI发布报告称,我们已经进入「小模型」周期,但下一代依然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