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特曼年终总结,明确AGI如何实现,2025奔向超级智能
奥特曼年终总结,明确AGI如何实现,2025奔向超级智能刚刚,奥特曼发布了自己的年终总结。
刚刚,奥特曼发布了自己的年终总结。
近期的两起融资新闻来自智谱和阶跃。智谱虽然公布了30亿人民币的D轮融资数字,但始终没有公开透露具体的参投方名单,只是在媒体报道中提到: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新进投资方包括多家战投及国资机构,而君联资本等老股东继续跟投。
不是AI眼镜,即便在百镜大战火热的当下,而是做了一款AI助手产品Jarvis(钢铁侠中的AI助理),还宣称未来发展空间让大家想象。很多人看宣传视频,说这是“闪念胶囊”的AI版本。
随着大模型飞速发展,AI应用也逐渐成熟。过去一年,在很多人还在琢磨能用AI来干啥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靠着AI产品和信息差赚到了“真金白银”。
2024,在AI历史上,注定是个风起的一年。 我一直在想,究竟怎么给这一年,做一个有用、有趣、还具有代表性的总结。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在这场技术革命中,Anthropic等领先企业描绘了一幅令人振奋的未来图景:智能代理系统将在各行各业发挥重要作用,从客户服务到软件开发,AI都将成为不可或缺的助手。然而,在这片繁荣景象的背后,一个潜在的危机正在悄然滋长。
Argil采用SOTA deepfake模型的AI数字人技术,专为当今以视频为中心的环境而量身定制,旨在推广视频创作大众化,可满足创作者满足不断提高的质量标准的需求,而无需传统的时间和成本障碍。
现在定义具身智能的L1-L5级没有意义,核心标准还是我们的机器人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具身智能趋势大热,敢于给断言的人不多,高阳是一个。
OpenAI o1和o3模型的秘密,竟传出被中国研究者「破解」?今天,复旦等机构的这篇论文引起了AI社区的强烈反响,他们从强化学习的角度,分析了实现o1的路线图,并总结了现有的「开源版o1」。
近日,Steve Sokolowski公布了首个由OpenAI o1 pro指导的诉讼,包含工作流、提示词、法庭模拟等诸多细节。由于九成净资产已被骗走,Steve已无力支付80万美元的相关起诉费用。他选择使用AI指导案件,成功打破法律的闭环,已做好法院开庭的准备,并表示对结果非常乐观。
在各大企业不断裁员的氛围中,旧金山科技公司Artisan却广告呼吁「停止雇佣人类」,AI智能体难道真的会代替人类吗?OpenAI CFO的言论也令人震惊:每月花2000刀,企业就可以少雇一个人了。
真正有用的主力模型。
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挑战性的模拟环境对于推动多智能体强化学习(MARL)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合作式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环境中,大多数算法均通过星际争霸多智能体挑战(SMAC)作为实验环境来验证算法的收敛和样本利用率。
为啥性能最好的开源CPU是中国的?
只是换一下数学题的变量名称,大模型就可能集体降智??
准备AI面试时,王萱会在电脑旁摆上镜子。对着镜子练习微笑,摆弄手势。嘴角微微带着笑,回答重要问题时笑得更灿烂。她觉得这些表情和动作“就算不能加分,也肯定不会减分”。
前俩天罗永浩旗下公司细红线员工透露公司会上线一款AI产品,昨天,罗永浩旗下的人工智能初创项目 Jarvis 就悄然上线了一款名为 “J1Assistant” 的 AI 助理软件。目前该软件仅在海外提供安卓版本,官网访问限制了国内用户的 IP 地址。J1Assistant 的推出标志着罗永浩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新一次尝试,期待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一席之地。
当你用正确的方式优化模型,给模型指明正确的方向,无论什么问题,它们都会倾尽全力去学习,去解决问题。如果你的愿景足够吸引人,如果你能创建一个人们愿意加入的公司,一个实践合理做法的组织,同时还能在生态系统中保持其地位,那么其他人会效仿你。尤其当你做得比他们更好时,他们会被迫改变行为,这种影响比你作为下属去和他们争论要更具说服力。
硬氪近期发现一家很有意思的小巨人企业,用AI去代替驾校教练,2024年收入已经过亿。且在今年年初,成功拿到知名机构达晨的投资。驾校生意很传统,也更容易被忽略。毕竟中国的互联网驾校已经倒过一波,比如曾经风靡一时的互联网驾校“猪兼强”“YY学车”。但再强的技术,终究要落地、要实现商业化。所以AI场景应用,不应该有所谓的鄙视链。
学生交完期末答卷,打工人写完年终总结,各自奔赴跨年现场,一年又过去了。这一年,AI改变了很多行业的生态,从业者的状态,尤其是在内容创作领域。世界开了巨大的AI“夸夸群”,称赞AI“伟力”的文案几乎成为互联网信息污染的一部分。
冬天来了,家里下雪了吗?
就在刚刚,哈佛华人研究员Jeffrey Wang正式官宣加入OpenAI——
在 LLM 落地场景中,医疗领域的应用开始展现出比较高的确定性,尤其是 AI scribe 产品能解决临床文档记录枯燥、耗时这一行业痛点。Abridge 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公司,训练了专用于临床文档的 ASR 和文本生成模型,能够替代 90% 左右的人工工作量。
回顾过去的2024年,具身智能技术的迭代迅猛,而围绕具身智能落地的形态也正在向着具象化衍进,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最佳载体,在今年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DeepSeek-v3大模型横空出世,以1/11算力训练出超过Llama 3的开源模型,震撼了整个AI圈。
AI 就可以生成一段符合该图片氛围的音频。该功能主要用于视频制作、电影制作等场景。
微调大模型的数据隐私可能泄露? 最近华科和清华的研究团队联合提出了一种成员推理攻击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大模型强大的生成能力,通过自校正机制来检测给定文本是否属于大模型的微调数据集。
说到2024年AI圈的热门话题,当然不能错过视频生成模型了! 即使是在12月,国内外视频模型的更新脚步依旧没有放缓。其中以Sora、可灵AI为代表。
2023 年初,Jason Wei 加入了 OpenAI,参与了 ChatGPT 的构建以及 o1 等重大项目。他的工作使思维链提示、指令微调和涌现现象等技术和概念变得广为人知。
2019 年问世的 GPT-2,其 tokenizer 使用了 BPE 算法,这种算法至今仍很常见,但这种方式是最优的吗?来自 HuggingFace 的一篇文章给出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