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正在以「教育革命」的名义,占领全球校园!清华的新生靠AI助理报到,加州州立大学把52万师生接入ChatGPT Edu,Google更直接向全球学生免费开放Gemini。看似高效的学习浪潮,却在悄悄重写权力格局:谁还在定义「什么叫学会」?当算法成为新的老师,大学的主权,是否已经被温柔地夺走?
上周,Nature发布了一篇题为「Universities are embracing AI: will students get smarter or stop thinking?」的报道。

文章指出,全球大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拥抱AI:
清华给新生配了AI助理,加州州立大学让52万师生集体接入ChatGPT Edu,Google则向全球学生免费开放Gemini。
看起来,这是「教育革命」的开始。
但在这场浪潮下,大学的权力结构正在被重新改写:
谁还在定义「学会了什么」?
当算法成为新的老师,大学,也正在成为「被教育」的对象
开学第一天,清华的新生登录校园系统,迎接他们的不是辅导员,而是一位AI助理。
而在太平洋另一端,加州州立大学的52万名师生,也被统一接入ChatGPT Edu——这是OpenAI史上最大规模的教育部署。
看起来,这是AI教育化的胜利;但对大学来说,它更像是一场基础设施的外包。
AI不只是辅助工具,它开始替代学校原本的功能:答疑、批改、个性化辅导,甚至课程内容本身。
在清华,AI教学系统被设计成三层:底层对接约30个模型(DeepSeek、阿里云、OpenAI、Google等);中层是一套「知识引擎」,装载各学科的权威资料;最上层才是学生可见的应用端——课堂助教、「我不懂」按钮、AI问答区
而在美国,同样的AI浪潮却是一片混乱。教授各自制定规则,有人严禁使用AI,有人要求必须用。
一个大一新生上五门课,可能会遇到五种不同的AI政策。

正如密西西比大学研究者Marc Watkins所说,这两年「几乎是完全混乱的状态」。
教育专家警告,这种外包式AI渗透,正在悄悄改变大学的权力结构:谁在决定学生学什么?谁在掌握他们的数据?
当作业反馈、学习记录、教学算法都被托管给OpenAI和Google,大学还剩下多少主导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技术主管Shafika Isaacs一针见血地指出:
AI在校园的扩散速度,远远超过了制度、教学法和伦理的响应。
这场课堂外包看似高效,却让大学第一次面临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虑——当课堂被算法托管,教育主权究竟还属于高校吗?
AI进入课堂后,一个更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教学权不只是被共享,而是被重写。
过去,理解、会做题......这些标准由教师决定。现在,越来越多的标准,正由模型生成。
在清华的AI系统里,知识引擎会自动为每门课搭建「正确答案」的数据库。
学生只要点击「我不懂」,系统就会调用模型比对、总结、输出解释。
这些操作看似暖心,实则让渡了高校的主权,现在「什么才算懂」由AI定义。
悉尼大学的教育技术专家Danny Liu则更进一步,把AI变成教学助理。
他的团队开发的Cogniti系统,能帮老师生成课堂提问、自动扩写批改意见,并为不同学生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目前,它已在全球百所大学推广。

但问题是,当学习路径、评估标准都由AI设定,教师的判断还重要吗?
这已经不再是「作弊与否」的讨论,而是教育权威的重新分配。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员Nataliya Kosmyna的脑电实验让这个问题更具象:她让54名学生分别用ChatGPT、用搜索引擎、或纯靠自己写一篇短文。

结果发现,使用ChatGPT的那组学生脑区活动连接度最弱,写完后几乎记不住自己写了什么。
这意味着,AI不只是帮人写作,而是「代替人思考」。
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担心,AI在课堂上教会学生的,是答案是什么,而不是如何思考问题。
这让「思考」这个词本身,变得模糊又暧昧:我们是真的理解了知识,还是只是复制了模型的逻辑?
正如荷兰拉德堡德大学认知科学家Olivia Guest所说:
学生的技能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他们不再擅长思考,而是擅长提示(prompt)。
AI给了学生新的学习捷径,也在重新定义学习本身。
而大学,在这场变革中,正在慢慢失去它最宝贵的东西——判断什么是知识的权力。
AI闯入课堂后,大学的「主权」正在被三种力量重新划分。
在不同国家,它走上了三条完全不同的轨道。
被公司占领:美国的「外包教育」
美国高校的AI浪潮,看似自由,实则混乱。教授各自制定政策,有的全面禁止,有的直接把AI纳入课程。
OpenAI和Google趁机进入校园:ChatGPT Edu登陆加州州立大学系统,覆盖52万名师生,成为史上最大AI教育项目;Google则向学生免费开放其最先进的AI模型。

表面上,这是一场教育创新,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种权力外包——教学、作业、反馈的底层逻辑,正在被企业的算法架构所定义。
Nature评论道:
大学正在被AI公司牵着走,它们提供的,不只是服务,而是整个学习生态。
被国家吸收:中国的「系统化教育」
在中国,AI教育不是偶然,而是精密的顶层设计。
清华大学牵头搭建三层AI教学体系:模型层接入约30个AI模型(DeepSeek、阿里云、OpenAI、Google等),中间的知识引擎汇集权威学术资源,最上层是学生可用的学习平台。
这套体系随后被数百所高校采用,成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大学「小北学长」校园学习生活小助手的显示页面
这里的逻辑不同,不是「外包」,而是国家吸纳。
AI被纳入教育体系,而不是凌驾其上。
但这种整合同样引发新问题:当AI模型成为课程的一部分,「统一化学习」会不会削弱个体的思考与差异?
被制度驯化:澳大利亚的「监管教育」
澳大利亚选择的是第三种路径。
自2023年起,国家教育质量与标准署(TEQSA)联合高校制定AI教学规范,从伦理、透明度到风险防控都有统一框架。
悉尼大学研发的Cogniti系统,正是这种制度化的产物:AI可用,但必须「在框架之内」——既不放任,也不排斥。

Cogniti官网对该智能体的介绍
这种做法让AI成为「可监管的工具」,形成一种新的平衡:有限主权下的教育创新。
三条道路,代表着三种权力结构:
AI不是在重塑课堂,而是在重绘地图——那是一张关于「谁来教育未来」的新世界地图。
AI进校园这件事,谁都说得冠冕堂皇:效率更高、学习更个性化、教育更公平。
但在这些漂亮的词背后,大学正慢慢失去它最重要的东西——主导权。
以OpenAI为例。它推出了专为高校定制的ChatGPT Edu,宣称能保护隐私、提升教学体验。
加州州立大学系统第一个签约,让52万名师生集体接入,这成为OpenAI史上最大规模的教育项目。

而Google则从另一种角度切入。
它向全球18岁以上的学生免费开放Gemini AI工具。名义上是「助力教育公平」,实际上是用校园去培养未来的用户和依赖。

这是一种看不见的「温柔殖民」——企业不必控制课堂,只要让课堂离不开自己。
6月,一封反对大学盲目引入AI的公开信在全球学界流传,短短几天就收集了上千个签名。信中写道:
大学的资金不该被花在逐利的公司身上——它们几乎没有回报,却在主动削弱学生的能力。
这不是情绪化的指责,而是结构性警告。AI公司不再只是工具提供者,而是在重新定义知识的流向。
教材由算法推荐,论文由模型总结,反馈由AI生成。大学看似拥抱未来,实际上正在交出知识的主权。
教育学者George Siemens在采访时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教师使用AI的方式,其实比学生更原始。
换句话说,AI不需要征服任何人,它只要让所有人「依赖」就够了。
这,就是它最聪明的殖民方式。
当AI进入课堂,改变的不只是学习方式,而是教育的权力结构。
从清华到加州,从悉尼到巴黎,大学正在经历一场看不见的「再组织」:教师让位于模型,课程嵌入算法,学生依赖系统。
所有人都在使用AI,但AI也在反向塑造他们的思维。
短期看,AI的确让学习更高效;长期看,它正在重新定义「知识」的边界——谁来制定标准、控制数据、分配资源。
这不只是技术升级,而是一场静悄悄的权力再分配。
正如UNESCO教育官员Shafika Isaacs所说:
AI扩散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教育伦理和制度的响应。
未来的大学,也许不再属于知识分子,而属于算法。
而这一次,被教育的,可能不仅是学生——还有整座大学本身。
参考资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3340-w
文章来自于“新智元”,作者 “倾倾”。
【开源免费】Browser-use 是一个用户AI代理直接可以控制浏览器的工具。它能够让AI 自动执行浏览器中的各种任务,如比较价格、添加购物车、回复各种社交媒体等。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browser-use/browser-use
【开源免费】AutoGPT是一个允许用户创建和运行智能体的(AI Agents)项目。用户创建的智能体能够自动执行各种任务,从而让AI有步骤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Significant-Gravitas/AutoGPT
【开源免费】MetaGPT是一个“软件开发公司”的智能体项目,只需要输入一句话的老板需求,MetaGPT即可输出用户故事 / 竞品分析 / 需求 / 数据结构 / APIs / 文件等软件开发的相关内容。MetaGPT内置了各种AI角色,包括产品经理 / 架构师 / 项目经理 / 工程师,MetaGPT提供了一个精心调配的软件公司研发全过程的SOP。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geekan/MetaGPT/blob/main/docs/README_CN.md
【开源免费】MindSearch是一个模仿人类思考方式的AI搜索引擎框架,其性能可与 Perplexity和ChatGPT-Web相媲美。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InternLM/MindSearch
在线使用:https://mindsearch.openxlab.org.cn/
【开源免费】Morphic是一个由AI驱动的搜索引擎。该项目开源免费,搜索结果包含文本,图片,视频等各种AI搜索所需要的必备功能。相对于其他开源AI搜索项目,测试搜索结果最好。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miurla/morphic/tree/main
在线使用:https://www.morphic.sh/
【开源免费】LangGPT 是一个通过结构化和模板化的方法,编写高质量的AI提示词的开源项目。它可以让任何非专业的用户轻松创建高水平的提示词,进而高质量的帮助用户通过AI解决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langgptai/LangGPT/blob/main/README_zh.md
在线使用:https://kimi.moonshot.cn/kimiplus/conpg00t7lagbbsfqk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