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Mind 团队近日宣布正式发布其旗舰产品 EverMemOS,这是一款面向人工智能智能体的世界级长期记忆操作系统。它旨在成为未来智能体的数据基础设施,为 AI 赋予持久、连贯、可进化的 “灵魂”。
近期,EverMemOS 在 LoCoMo 和 LongMemEval-S 等最主流的长期记忆评测集上,其表现已显著超越此前工作,成为新的 SOTA。
记忆能力:决胜下一代 AI 的分水岭
受限于 LLMs 固定的上下文窗口,AI 在长时程任务中会频繁‘失忆’。这不仅导致记忆断裂、事实矛盾,更让深度个性化和知识一致性成为空谈。AI 无法利用历史交互数据来理解用户,也无法保留上下文的中间数据,这使其应用价值大打折扣。
这不只是一个技术缺陷,更是 AI 走向高级智能的演化桎梏。一个没有记忆的主体,无法形成长期行为的一致性与主动性,更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自我迭代。个性化、一致性、主动性 —— 这一切演化的前提,都依赖于一个强大的记忆系统。

行业巨头已经用行动做出了证明。无论是 Claude 还是 ChatGPT,都已将长期记忆作为战略级功能推出。这标志着一个清晰的行业风向:记忆,正成为未来 AI 应用的核心竞争力与分水岭;它也是 AI 从‘工具’走向‘智能体’、从被动响应走向主动演化的关键所在。
行业并非没有尝试。RAG 等传统方法提供了初步的补偿方案,一些新兴的记忆系统也开始涌现。然而,这些努力大多是 “碎片化” 的。市场始终缺乏一个真正可用的、能够覆盖全场景的记忆系统 —— 既要满足一对一陪伴场景,又能够支持复杂的企业多人协作场景。
更重要的是,这个系统必须在精度、速度、易用性和应用适配性上达到高度统一。现实是,这样的解决方案仍然缺位。因此,为大模型装上一个高性能、可插拔、易优化的 “记忆外挂”,依然是困扰众多应用、亟待满足的核心刚需。

灵感源自人类大脑的记忆机制
EverMind 团队来源于盛大集团(Shanda Group),这一曾引领中国数字创新浪潮的科技和投资集团。他们的灵感来自人类大脑的记忆机制:从感官信号编码、海马体索引到皮层长期存储,前额叶与海马体协同完成记忆的形成与提取。这种「类脑」理念,成为 EverMemOS 设计的核心,让 AI 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记忆与成长。
这一愿景也与盛大创始人陈天桥在脑科学与 AI 融合研究中的长期投入一脉相承,体现出让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相遇的重要意义。

今年 10 月 27-28 日,他在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首届天桥脑科学研究院 AI 驱动科学研讨会(Symposium for AI Accelerated Science,AIAS 2025)上系统阐述了包括 “长期记忆” 在内的发现式智能五种核心能力。他指出,当今的 AI 建立在 “空间结构” 范式之上 —— 这种范式是「瞬时的」「静态的」,本质上通过规模化参数去拟合世界的 “快照”;而人类大脑的 “时间结构” 范式是「连续的」「动态的」,其目的在于管理与预测时间流中的信息。在这其中,“长期记忆” 正是连接时间与智能的关键环节。

EverMemOS 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启发下诞生的 —— 让 AI 拥有时间的连续性,使其能够在时间流中记忆、适应与进化。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EverMind 团队推出了 EverMemOS,一个在场景覆盖和技术性能上均实现关键突破的记忆系统。
在场景覆盖上: 它是行业首个真正能同时支持 1 对 1 对话与复杂多人协作两大场景的记忆系统,并已率先被创新的 AI Native 产品 Tanka 采用。

EverMemOS 四层架构设计
EverMemOS 受「人脑记忆机制」启发,创新设计了四层结构,并与大脑关键功能区形成类比:

EverMemOS 三大系统特点
特点一:从 “记忆数据库” 到 “记忆处理器” EverMemOS 的首要创新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记忆的 “数据库”,更是一个记忆的 “应用处理器”。它解决了现有方法 “只管找,不管用” 的核心痛点,通过其独特的推理与融合机制,让记忆能够实时、主动地影响模型的思考和回应,确保 AI 的每一句话都基于对用户的长期理解,从而提供真正连贯、个性化的交互体验。
特点二:创新设计 “分层记忆提取” 与动态组织 EverMemOS 的核心在于其创新的 “分层记忆提取” 思想。它不再将记忆视为混乱的文本块,而是将连续的语义块提取为情景记忆单元,再动态地组织成结构化记忆。这种层次化的记忆组织方式,将相关记忆联系起来,解决了纯文本相似度检索难以捕捉隐性上下文的难题,为后续的记忆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特点三:实现业界首个可拓展的模块化记忆框架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场景下的记忆需求差距较大。因此,EverMemOS 创新性地设计了基于使用场景的可拓展记忆框架。它能够灵活支持多种记忆类型,无论是需要高精度、结构化信息的工作场景,还是需要共情、理解隐性情感的陪伴场景,EverMemOS 都能智能地提供最优的记忆组织和应用策略,解决了传统记忆形式单一、无法适应多变需求的难题。
从开源到云服务
目前,EverMind 已在 github 上开放 EverMemOS 开源版本,供开发者与 AI 团队部署与试用。Github 访问地址为:https://github.com/EverMind-AI/EverMemOS/。
预计在今年晚些时候,团队将发布云服务版本,为企业用户提供更完善的技术支持、数据持久化与可扩展体验,有兴趣的开发者或企业可以在官网(http://everm.com)留下邮箱,将有机会第一时间体验服务。

超越技术的使命
“我们正在直面 AI 领域最深刻的挑战之一 —— 让机器拥有记忆,开启通往更高层次通用智能的大门。这不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场塑造未来智能记忆层的使命。” —— EverMind 团队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机器之心”,作者 “机器之心”
【开源免费】Browser-use 是一个用户AI代理直接可以控制浏览器的工具。它能够让AI 自动执行浏览器中的各种任务,如比较价格、添加购物车、回复各种社交媒体等。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browser-use/browser-use
【开源免费】AutoGPT是一个允许用户创建和运行智能体的(AI Agents)项目。用户创建的智能体能够自动执行各种任务,从而让AI有步骤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Significant-Gravitas/AutoGPT
【开源免费】MetaGPT是一个“软件开发公司”的智能体项目,只需要输入一句话的老板需求,MetaGPT即可输出用户故事 / 竞品分析 / 需求 / 数据结构 / APIs / 文件等软件开发的相关内容。MetaGPT内置了各种AI角色,包括产品经理 / 架构师 / 项目经理 / 工程师,MetaGPT提供了一个精心调配的软件公司研发全过程的SOP。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geekan/MetaGPT/blob/main/docs/README_CN.md
【开源免费】graphrag是微软推出的RAG项目,与传统的通过 RAG 方法使用向量相似性作为搜索技术不同,GraphRAG是使用知识图谱在推理复杂信息时大幅提高问答性能。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microsoft/graphrag
【开源免费】Dify是最早一批实现RAG,Agent,模型管理等一站式AI开发的工具平台,并且项目方一直持续维护。其中在任务编排方面相对领先对手,可以帮助研发实现像字节扣子那样的功能。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langgenius/dify
【开源免费】RAGFlow是和Dify类似的开源项目,该项目在大文件解析方面做的更出色,拓展编排方面相对弱一些。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infiniflow/ragflow/tree/main
【开源免费】phidata是一个可以实现将数据转化成向量存储,并通过AI实现RAG功能的项目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phidatahq/phidata
【开源免费】TaskingAI 是一个提供RAG,Agent,大模型管理等AI项目开发的工具平台,比LangChain更强大的中间件AI平台工具。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TaskingAI/Tasking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