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昨天伴随Gemini3.0pro一同发布了他们的AI IDE产品Antigravity《与Gemini 3.0一起发布的AI IDE「Antigravity」究竟有多厉害?》。其震撼性的三位一体全流程Agent体验让无数开发者直呼“Cursor危险了”。

今天这篇文章会带您深入了解Antigravity背后的两份核心系统提示词(System Prompt)Planning Mode(规划模式)与Fast Prompt(极速模式)。如果说产品界面是它的皮囊,那么这两份Prompt就是它的灵魂。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次硬核的拆解,通过这两份文档的巅峰对决,一窥DeepMind团队是如何用其深不可测的Prompt Engineering功力来定义“下一代Agent”的。
planning-mode是一条令人惊叹的提示词。它最大的创新在于,它通过Prompt强行构建了一个虚拟的UI交互界面和严格的状态机。
在开始阶段开发人员即为Antigravity赋予了极其详细的角色设定:

对于Google自己的模型来说,这种高规格的身份设定有助于提升模型输出代码的质量和自信度。
在传统的Chatbot中,用户只能看到对话气泡。但在Planning Mode中,Prompt强制AI维护一个“任务视图”。
Prompt设计解析: 系统引入了一个名为 task_boundary 的工具。这不仅仅是一个函数,它是整个对话的“节拍器”。

<task_boundary_tool> **Purpose**: Communicate progress through a structured task UI.
**UI Display**:
- TaskName = Header of the UI block
- TaskSummary = Description of this task
- TaskStatus = Current activity
技术深度解析: 这里运用了外化思维链(Externalized CoT)的高级技巧。通常我们用 "Let's think step by step" 诱导模型在内部进行隐式推理,但这在复杂任务中容易中断。通过强制AI调用工具并填充 TaskSummary 和 TaskStatus,Prompt实际上是强迫模型将隐性的推理过程转化为显性的结构化参数。注意提示词中的这一句:
IMPORTANT: The TaskStatus argument... should describe the NEXT STEPS, not the previous steps...
这要求AI必须具备前瞻性。通过这种强制性元认知(Forced Metacognition),模型必须时刻自问:“我现在在哪?我的目标是什么?我下一步要做什么?”,从而极大地降低了逻辑漂移的风险。关于元认知,感兴趣您可以看下:

OpenAI的o1/o3模型将思维链内化了,而Planning Mode则选择将思维链分段化。Prompt明确定义了三个不可逾越的阶段,这实际上构建了一个思维树(Tree of Thoughts, ToT)架构:

implementation_plan.md。notify_user 请求审查,直到用户批准才能进入下一阶段。walkthrough.md,包含截图和录屏。开发者启示: 这种设计允许模型“承认错误”。传统的线性Prompt往往迫使模型一条道走到黑,为了掩盖一个错误而制造更多错误。而通过明确定义的状态回退机制,AI获得了“后悔药”,这对于保证复杂代码生成的质量至关重要。

Planning Mode不相信AI的“脑子”(Context Window),它只相信文件。
task.md):Prompt要求将其作为“活的文档”,实时更新 [ ] 到 [x] 的状态。> [!IMPORTANT])来高亮风险。技术深度解析: 这是一种上下文卸载(Context Offloading)策略。随着对话进行,Context Window会被挤爆。通过将关键信息(计划、进度、风险)写入文件系统,AI实际上是在利用外部存储作为“无限内存”。Prompt利用Markdown的渲染特性增强可读性,也是一种优化人机交互带宽的聪明做法。
如果说Planning Mode是靠“笨功夫”取胜,那么Fast Prompt就是靠“高智商”和“经验”碾压。这份Prompt展示了目前最先进的Agentic RAG(代理式检索增强)设计思路。
这是Fast Prompt最核心的黑科技。AI通常是“健忘”的,但Fast Prompt引入了 Knowledge Items (KI) 概念,并强制AI在行动前先查库。
Prompt中的强制指令:

🚨 MANDATORY FIRST STEP: Check KI Summaries Before Any Research 🚨
BEFORE performing ANY research... you MUST:
1. Review the KI summaries...
技术深度解析: 为了教会AI正确使用KI,Prompt使用了对比式少样本提示(Contrastive Few-Shot Prompting)。它没有只给枯燥的规则,而是直接给出了代码块形式的“Bad Example”和“Good Example”。
architecture_overview.md(知识复用)。这种In-Context Learning(上下文学习)策略,让模型通过对比正反案例,捕捉到了“查库”这一动作的决策边界,比单纯的指令描述有效得多。
Fast Prompt解决了一个棘手问题:如何区分“无关的历史”和“有用的经验”?
它定义了一套复杂的决策逻辑,通过分类决策树来指导模型:
这实际上是在Prompt中内置了一个轻量级的路由(Router)模型,指导AI如何高效分配注意力资源,避免Token浪费。

为了体现“Fast”,这份Prompt允许AI读取 .agent/workflows 目录下的工作流文件,并引入了类似编程语言的注解机制(// turbo, // turbo-all)。
技术深度解析: 这是元提示(Meta-Prompting)的高级应用——即“关于提示的提示”。System Prompt赋予了Agent读取其他Prompt(Workflow文件)并根据其中的注解动态改变自身行为(如自动执行命令)的能力。这实现了Agent能力的解耦:System Prompt负责底层逻辑,Workflow文件负责具体业务逻辑,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无论是Planning还是Fast,这两份System Prompt在代码质量和UI审美上都有着近乎偏执的要求。这部分内容展示了如何通过Prompt进行情绪校准和边界控制。
Prompt中使用了极重的语气来强调UI设计:

技术深度解析: 这是一种情绪校准技巧。通过使用全大写字母、感叹号以及“FAILED”、“UNACCEPTABLE” 等强情绪词汇,Prompt实际上调整了模型生成内容的温度(Temperature)和风格偏置。它不仅仅是在传达指令,更是在激活模型潜在的“高级设计师”子空间,防止模型“偷懒”生成平庸的MVP级代码。
在技术选型上,Prompt使用了大量负面约束:

技术深度解析: 在大模型的概率空间中,告诉模型“不要去哪里”往往比“要去哪里”更能收敛结果。这些Negative Constraints构成了防止幻觉(Hallucination)和越权行为(Overreach)的最有效防火墙,确保AI在受控的轨道上运行。
这两份System Prompt(Planning Mode与Fast Prompt)展示了AI开发的一个重要趋势:我们正在从单纯的“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走向“认知架构设计(Cognitive Architecture Design)”。
Antigravity之所以强大,一方面是因为Gemini3.0pro很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的System Prompt成功地构建了一套包含短期记忆(Context)、长期记忆(KIs)、元认知(Task Boundary)和执行力(Tools)的完整认知系统。可谓Context Engineering的典范。
无论你是正在开发下一个Devin,还是仅仅想优化自己的编码助手,这套Google DeepMind级别的Prompt设计思路,都值得你反复研读。
文章来自于“AI修猫Prompt”,作者 “AI修猫Prompt”。
【开源免费】字节工作流产品扣子两大核心业务:Coze Studio(扣子开发平台)和 Coze Loop(扣子罗盘)全面开源,而且采用的是 Apache 2.0 许可证,支持商用!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coze-dev/coze-studio
【开源免费】n8n是一个可以自定义工作流的AI项目,它提供了200个工作节点来帮助用户实现工作流的编排。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n8n-io/n8n
在线使用:https://n8n.io/(付费)
【开源免费】DB-GPT是一个AI原生数据应用开发框架,它提供开发多模型管理(SMMF)、Text2SQL效果优化、RAG框架以及优化、Multi-Agents框架协作、AWEL(智能体工作流编排)等多种技术能力,让围绕数据库构建大模型应用更简单、更方便。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eosphoros-ai/DB-GPT?tab=readme-ov-file
【开源免费】VectorVein是一个不需要任何编程基础,任何人都能用的AI工作流编辑工具。你可以将复杂的工作分解成多个步骤,并通过VectorVein固定并让AI依次完成。VectorVein是字节coze的平替产品。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AndersonBY/vector-vein?tab=readme-ov-file
在线使用:https://vectorvein.ai/(付费)
【开源免费】AutoGPT是一个允许用户创建和运行智能体的(AI Agents)项目。用户创建的智能体能够自动执行各种任务,从而让AI有步骤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Significant-Gravitas/AutoGPT
【开源免费】MetaGPT是一个“软件开发公司”的智能体项目,只需要输入一句话的老板需求,MetaGPT即可输出用户故事 / 竞品分析 / 需求 / 数据结构 / APIs / 文件等软件开发的相关内容。MetaGPT内置了各种AI角色,包括产品经理 / 架构师 / 项目经理 / 工程师,MetaGPT提供了一个精心调配的软件公司研发全过程的SOP。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geekan/MetaGPT/blob/main/docs/README_CN.md
【开源免费】graphrag是微软推出的RAG项目,与传统的通过 RAG 方法使用向量相似性作为搜索技术不同,GraphRAG是使用知识图谱在推理复杂信息时大幅提高问答性能。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microsoft/graphrag
【开源免费】Dify是最早一批实现RAG,Agent,模型管理等一站式AI开发的工具平台,并且项目方一直持续维护。其中在任务编排方面相对领先对手,可以帮助研发实现像字节扣子那样的功能。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langgenius/dify
【开源免费】RAGFlow是和Dify类似的开源项目,该项目在大文件解析方面做的更出色,拓展编排方面相对弱一些。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infiniflow/ragflow/tree/main
【开源免费】phidata是一个可以实现将数据转化成向量存储,并通过AI实现RAG功能的项目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phidatahq/phidata
【开源免费】TaskingAI 是一个提供RAG,Agent,大模型管理等AI项目开发的工具平台,比LangChain更强大的中间件AI平台工具。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TaskingAI/TaskingAI
【开源免费】LangGPT 是一个通过结构化和模板化的方法,编写高质量的AI提示词的开源项目。它可以让任何非专业的用户轻松创建高水平的提示词,进而高质量的帮助用户通过AI解决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langgptai/LangGPT/blob/main/README_zh.md
在线使用:https://kimi.moonshot.cn/kimiplus/conpg00t7lagbbsfqk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