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斯克主导的新一代的最强人机大战,已经拉开帷幕了!
今天凌晨,“硅谷钢铁侠”马斯克宣战了!
他在 X 帖子中提出了一项引来1500多万网友围观的挑战:
让Grok 5在2026年以人类视觉和反应速度限制下,对战《英雄联盟》顶级人类战队。
同时,并表示这是 xAI 设计下一代Grok5的理念:通过阅读规则和实验尝试来自主学习游戏。
而这,也是实现 xAI的通用人工智能(AGI)能力的一部分。

让我们看看在以下重要限制条件下, Grok 5 能否在 2026 年击败最强的人类团队@LeagueOfLegends :
1. 只能通过摄像头观看显示器,所看到的内容与视力为 20/20 的人所看到的内容相同。
2. 反应延迟和点击速度不比人类快。 如果您有兴趣解决 AGI 的这一部分,请加入@xAI
请注意,Grok 5 的设计理念是只需阅读说明书和进行尝试即可玩任何游戏。
电竞圈彻底炸锅:T1战队请出电竞乔丹应战!
帖子引发电竞社区热议。T1战队官方账号 @T1LoL 在埃隆·马斯克的帖子下直接回复:“We are ready R U?”(我们准备好了,你们呢?)。
炸裂的是,似乎已经确认了这场对战的主角:大魔王、电竞乔丹 Faker(李相赫)。
帖子后面还附带了李相赫拿着蓝色宝石奖杯、戴眼镜做“嘘”手势的自信GIF图。

Ps:小编查了一下,李相赫实力可以说堪比最顶尖的存在,他是《英雄联盟》历史上公认的“第一人”,也是电竞世界最具象征意义的超级选手。从 2013 年打到现在,连续十年以上,还始终站在世界顶级舞台中心的统治力选手。
这个回复迅速获得近1万点赞,已成为热门互动,看得出大家已经开始脑补“T1大战Grok5”的画面了。
此外,前职业选手 Doublelift 也来打赌:如果自己败给了Grok,自己就剃头。

而网友却对此表示担心,还是删了这条帖子吧!就连比英雄联盟更复杂的游戏 Dota,AI 都已经可以对抗真人了。

总之,不少联赛选手对于这场即将到来的人机大战,兴趣和战斗欲都已经彻底引燃了!
其中,有一位前职业联赛选手表示,人与AI更多的还是合作关系,非常乐于提供帮助和见解。

Gemini项目负责人:乐意一战!
这帖子甚至招来了 Google DeepMind 的 VP、Gemini 项目的联合负责人 Oriol,因为他之前也是一名《星际争霸》的职业选手。
Oriol 表示:非常乐意与 Grok5 一战!如果能让机器人机器人来操作鼠标和键盘就更好了!

利用游戏来验证AGI,可笑吗?
然而,网友的眼睛永远是雪亮的。
许多网友对于用游戏来验证 AGI 的做法持怀疑甚至嘲讽态度。其中一条多达520多个点赞的Reddit帖子是:
让 AI 去打《英雄联盟》,大概是我们这个物种最快“速通灭绝结局”的方式了,真的太好笑了。

一位网友进一步表示,这种“用如此强大AI去碾压最菜游戏玩家”的对抗方式已经过时了:
机械希特勒(Mechahitler)现在大概已经能在嘴炮水平上碾压最菜的 LoL 玩家了。GG,马斯克,AGI 已完成。
因为,熟悉OpenAI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早在2017年,就已经玩过这套了!

所有有人质疑:这种方式很不“原创”!
OpenAI 多年前就在 Dota 上玩过这一套了,马斯克又在抄袭,因为他自己根本做不出任何原创的东西。

而当年的那场大赛围观者表示:8年前,我们人类玩家就完蛋了。

此外,不仅OpenAI,DeepMind早在 2018 年 12 月,就在 “内部测试 / 实验对局” 中用 AlphaStar 击败了职业选手。并在次年 1 月公开披露 AlphaStar 在两系列 5 局赛中均 5-0 击败了世界顶级玩家。
所以,如此看来,大家担心和质疑的是,用已经成熟的能力项来验证期望值很高的AGI,多少有点杀鸡用牛刀。
从马斯克的宣战帖,看 Grok5 的技术路线
那么,为什么马斯克依旧会官宣 Grok5 的路线呢?背后有怎样的信号和目的呢?
当然不是,复现 7、8 年前的两场人机游戏大战那么简单!(这可是钢铁侠马斯克~)
这里值得仔细解读一番。
首先,从技术路径来看,马斯克提出的Grok 5挑战《英雄联盟》顶级战队的计划,本质上是对 AGI 系统在复杂动态环境中实时决策与多模态理解能力的一次高压测试。
将 AI 限制在“人类视觉和反应速度”的框架内,意味着模型需基于屏幕截图和有限的操作延迟进行决策,这比传统 API 直接读取游戏状态的AI训练方式更具现实挑战性——它要求AI像人类一样处理不完美信息、应对突发变量并执行长期战略推演。
其次,结合早在9月xAI就透露的消息:Grok 5将搭载高达 6 万亿的参数,同时将原生支持视频理解功能。就可以看出,马斯克和xAI正在试图通过规模扩展和跨模态融合(文本、图像、时序动作)来逼近 AGI。
xAI 甚至官方宣称,Grok 5的“每 GB 智能密度”将刷新行业纪录,这意味着在单位存储空间内,模型将拥有更强的推理和学习能力。
所以,今天马斯克发布的设计理念非常值得琢磨。其“仅通过阅读说明书和尝试即可玩游戏”的设计目标,实则是强化学习与元学习结合的体现:模型需将先验知识(如游戏规则文档)快速迁移到未知环境,并通过少量试错生成有效策略。
如果这种能力若被验证,将远超当前针对单一游戏训练的专用AI(如OpenAI Five,2019年OpenAI训练出来的Dota2 五人AI战队,打败了人类世界冠军),更接近AGI的泛化性本质。
最后,从行业背景看,AI在游戏中的演进经历了从规则驱动(深蓝)到深度学习(AlphaGo)再到多智能体协作(OpenAI Five)的过程。而Grok 5的野心在于进一步突破:
不仅要解决多智能体协作的复杂性,还需处理实时视觉-动作映射的模糊性。这与相关文章中提到的“AI Agent黄金乡”叙事相呼应——游戏环境正成为AGI的“训练沙盒”,因为游戏提供了低成本、高复杂度的拟真决策场景。
马斯克:ScalingLaw 乐观派
此外,还有重要的一点,马斯克对于Scaling Law依旧持有乐观态度。而并非Ilya今早宣传的终结言论。
马斯克将这场大赛的时间点设定在2026年,与Grok 5的发布计划同步。这暗示xAI可能采用迭代式训练策略:从Grok-1.5V的视觉理解基础,到 Grok 4的架构验证,最终在Grok 5上整合大规模参数与多模态推理能力。
当然这场战前官宣,当然也很明显自带营销宣传的色彩。但有一点是马斯克想暗示的——即通过模型规模、数据多样性和算力投入可逼近AGI临界点。
而AGI的实现,除了堆算力,算法和人才也是稀缺的。
正如马斯克这个求战帖,其实也是一个“人才招募帖”。
这也折射出大模型推进过程的核心瓶颈之一:
复杂环境下的长期规划与因果推理仍需算法突破,而非单纯依赖参数增长。
所以,这场大赛,除了让我们看到一场热闹非凡举世瞩目的赛事外,还将是马斯克一条技术路径的试金石:
若成功,它不仅验证AGI在游戏中的适应性,更为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实时决策领域提供技术迁移路径。
而失败,则可能进一步加剧业界对于当前AI范式的局限性的担忧,尤其是符号推理与神经网络融合的未解难题。
毕竟,Lecun 和 Ilya 都已经准备走另一条AGI之路了。
参考链接:
https://x.com/elonmusk/status/1993208505486979327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51CTO技术栈”,作者 “51CTO技术栈”
【开源免费】Browser-use 是一个用户AI代理直接可以控制浏览器的工具。它能够让AI 自动执行浏览器中的各种任务,如比较价格、添加购物车、回复各种社交媒体等。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browser-use/browser-use
【开源免费】AutoGPT是一个允许用户创建和运行智能体的(AI Agents)项目。用户创建的智能体能够自动执行各种任务,从而让AI有步骤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Significant-Gravitas/AutoGPT
【开源免费】MetaGPT是一个“软件开发公司”的智能体项目,只需要输入一句话的老板需求,MetaGPT即可输出用户故事 / 竞品分析 / 需求 / 数据结构 / APIs / 文件等软件开发的相关内容。MetaGPT内置了各种AI角色,包括产品经理 / 架构师 / 项目经理 / 工程师,MetaGPT提供了一个精心调配的软件公司研发全过程的SOP。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geekan/MetaGPT/blob/main/docs/README_CN.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