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扎AI被曝恶搞明星,霉霉/安妮·海瑟薇都遭殃,网友:难怪研究员都跑路
小扎AI被曝恶搞明星,霉霉/安妮·海瑟薇都遭殃,网友:难怪研究员都跑路屋漏偏逢连夜雨,内部动荡的Meta被曝其AI在互联网上恶搞明星。 路透社消息,Meta的AI允许盗用明星肖像和名字,任意创造恶搞bot,这些bot在社交平台上会坚称自己就是明星本人,还会和其他用户互动。
屋漏偏逢连夜雨,内部动荡的Meta被曝其AI在互联网上恶搞明星。 路透社消息,Meta的AI允许盗用明星肖像和名字,任意创造恶搞bot,这些bot在社交平台上会坚称自己就是明星本人,还会和其他用户互动。
太魔幻!量子位从多个信源处独家获悉,Meta正式对内宣布了一条爆炸性消息: 即日起,FAIR若是要对外发表论文,必须先经过TBD实验室的审核。
火遍全网的「氛围编程」(Vibe Coding),让人人都可以上手编程,写出自己的程序了。然而,作为Vibe Coder,和真正的软件工程师之间,还存在哪些差距呢?
22-25岁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就业率同比已经下降了13%,AI带来的就业冲击愈发严峻。一些老板们也开始冻结招聘,将AI能力不足的求职者直接拒之门外。AI造就的新形势迫使我们认真思考,哪些岗位是很难被AI取代的呢?
Anthropic 宣布已经完成了新一轮 130 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达 1830 亿美元,约为这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3 月份上次融资时的三倍。
谷歌回归搜索老本行,这一次,它要让 AI 能像人一样「看见」网页。 这是谷歌前不久在 Gemini API 全面上线的 URL Context 功能(5 月 28 日已在 Google AI Studio 中推出),它使 Gemini 模型能够访问并处理来自 URL 的内容,包括网页、PDF 和图像。
这家由剑桥大学行为科学背景的 James He 和 Patrick Sharpe 创立的公司,声称能够通过 AI 模拟整个人类社会的互动模式。他们不是在构建另一个聊天机器人或者内容生成工具,而是在尝试解决一个困扰人类社会数千年的根本问题:如何准确预测群体行为。
今天凌晨,特斯拉公布了他们的《宏图计划第四篇章》。 与以往聚焦汽车或能源产品的蓝图不同,特斯拉这次描绘了一个更遥远、也更理想化的终点:一个由 AI 和机器人主导的「可持续富足」的社会。
AI 硬件,已经成为大模型之后,又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 正如 AI Agent 从通用开始走向垂直,AI 硬件,也已经逐渐分化到「陪伴」、「工作」等各个垂直领域。
国内AI音乐领域迎来突破性进展。日前,自由量级0到1全自研的音乐大模型——“音潮音乐”已成功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备案号:Shanghai-YinChaoYinYue-202507160059)。
不使用端侧AI的话,谷歌在Pixel 10上就有虚假宣传的嫌疑了。
AI搜索初创公司Perplexity,最近过得并不轻松。
还有不到两天,就是我国庆祝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大阅兵了。
曾几何时,“黑作坊”“幽灵店”等没有堂食店铺,或是用假地址和假照片包装的外卖店,频频被曝光于公众视野。于是,不少年轻人与外卖店斗智斗勇,为了筛选出令人安心、吃得放心的外卖,下单之前总要看看商家照片、后厨照片甚至地址。
Builder.ai自称用AI简化软件开发,吸引微软、软银等巨额投资,估值一度超15亿美元。但实际靠人工冒充AI,财务造假被起诉。而这么做的,不止Builder.ai这一家! 两年前,快公司Fast Company评选出AI领域最具创新性的前10家公司,OpenAI、谷歌DeepMind、Builder.ai当选Top3,而英伟达位居第9。
过去一年,教育AI的热闹几乎无需赘述:
GPT-4o发布才过去半年,Nano Banana这种「下一代」的生图模型就出来了。 这难道是AI界的摩尔定律?不敢想再过半年后,会是什么样的「魔鬼级」生图模型来屠Nano Banana
智能体开发者的生存之道,是中国AI产业最接地气的底色。
DeepSeek发布DeepSeek-V3.1,使用的UE8M0 FP8 Scale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写今天这篇稿子,我心情有点复杂,因为我好像撞破了一些,和AI相关的灰色部分。 起因是我在刷小红书的时候,刷到了AI自习室。
AI让大脑退化,是真的...
前不久,印度身价最贵的板球运动员 Rishabh Pant 迷上了新兴网红 Mia Zelu。这位粉丝数超 1500 万的球星甚至会在 Mia 发布帖文的第一时间去点赞。
这期对话把火力对准了一个不体面的真相:更聪明的“路由”和更苛刻的“成本”正重写 AI 商业化的脚本。
如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尤其是 ChatGPT 问世以来,大语言模型(LLM)正在深刻影响社会、企业和个人的方方面面。
这段时间 AI 编程的热度完全没退,一个原因是国内接连推出开源了不少针对编程优化的大模型,主打长上下文、Agent 智能体、工具调用,几乎成了标配,成了 Claude Code 的国产替代,比如 GLM-4.5、DeepSeek V3.1、Kimi K2。
不止贴「AI生成」标签
一个绝妙的点子往往是公司最危险的毒药。 最近在 X 上闲逛,淘到了一个神奇的网站 ——「Absurd.website」。 正如名字一样,它荒诞、有趣、脑洞大开,里面收录了各种奇葩的小项目,有些甚至能看到 AI 生成的痕迹。
人类心理学说服策略可以有效迁移至LLM 你有没有试过让ChatGPT骂你一句?(doge) 它大概率会礼貌拒绝:私密马赛,我不能这样做orz 但最新研究表明,只需要擅用一点人类的心理技巧PUA,AI就会乖乖(骂你)听话。
开放麦是「十字路口」社区线下活动的经典形式。 从最开始的探索到现在,我们已经举办了 16 场 AI 开放麦,邀请了超过 150 位新一代 AI 创业者和积极行动者登上开放麦的舞台,每个人用 10 分钟时间,分享他们在 AI 领域的产品和见解。
随着垂直领域 agent 的兴起,市面上的应用越来越多,用户不可避免地需要一个编排工具(orchestration tool)来将这些分散的应用串联起来,或者需要某种横向工具(horizontal tool)来统一构建 agent。而 n8n 正是这一生态位中的佼佼者,它正从一个工作流自动化工具,升级为 AI 应用的编排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