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敲过代码的我,半小时「聊」出一个能用能分享的「小程序」
没敲过代码的我,半小时「聊」出一个能用能分享的「小程序」做应用,就像和 AI 聊天一样简单。
做应用,就像和 AI 聊天一样简单。
坦白说,过去几年,作为一名开发者,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像一个高薪的“代码搬运工”。 我的日常,是在Stack Overflow的问答、GitHub的开源项目和公司陈旧的代码库之间,进行无休止地“搬运”。
腾讯又偷偷搞大动作。 机器之心和其他媒体老师一起,在北京参加了腾讯的新一场小规模发布会。
Vibe Coding 2.0来临,中文就是最热门编程语言!全新ShellAgent横空出世,无需敲代码,几句话即可搞定一个APP。人手一个爆款Agent时代,即将到来。
全技术栈开发,让更多的想象力成真了。
OpenAI GPT Agent以为只比Manus们差了一步, 但7月份带着一堆更新回归的MiniMax Agent告诉它其实已经慢一圈了。
兄弟们,是不是也感觉最近被Cursor“背刺”了?这位曾经的AI编程王者,开启 AI 编程大航海时代的白月光,现在是又卡又慢,关键的Claude模型还不给中国区用、改变计费方式,用户的体验简直一言难尽。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科技圈似乎人均都成了“提示词工程师”,大家都在琢磨怎么用最精妙的语言驯服AI。但包括Andrej Karpathy在内的很多行业大佬已经开始反思了,他们认为,决定AI效果的关键,可能早就不是怎么问,而是你给AI喂了什么料。这个思路,就是最近越来越火的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
编程Agent王座,国产开源模型拿下了!就在刚刚,阿里通义大模型团队开源Qwen3-Coder,直接刷新AI编程SOTA——不仅在开源界超过DeepSeek V3和Kimi K2,连业界标杆、闭源的Claude Sonnet 4都比下去了。
今天,人在腾讯的发布会现场。 上次他们从深圳飞来北京开这种小规模的私密发布会,已经是半年前了,这个发布会场地,我都见了第三次了,属实是老演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