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ndsurf团队关于Agent的认知,相当精彩
Windsurf团队关于Agent的认知,相当精彩这段时间 “Agent” 成了热词,开会、聊天、朋友圈,大家都在聊。但每个人说的 “Agent” 其实都不一样,听多了反而更迷糊:究竟什么是 Agent?和我们熟悉的生成式 AI 有什么不同?这是我目前见过最清晰解释 Agent 的文章。
这段时间 “Agent” 成了热词,开会、聊天、朋友圈,大家都在聊。但每个人说的 “Agent” 其实都不一样,听多了反而更迷糊:究竟什么是 Agent?和我们熟悉的生成式 AI 有什么不同?这是我目前见过最清晰解释 Agent 的文章。
10个月破千万收入,75倍PS值
据外媒报道,OpenAI 正计划以约 30 亿美元收购 AI 编码助手初创公司 Windsurf(前身为 Codeium),以进一步完善其在全栈编码领域的技术布局。
根据彭博社消息,广受欢迎的 AI 编程助手 Windsurf 的开发商正与 OpenAI 洽谈收购事宜,交易金额约为 30 亿美元。
自 2025 年伊始,Cursor、WindSurf、Trae 等 Agentic AI 编程工具开始席卷开发领域。然而与过往的 GenAI 技术类似,这些 Agentic AI 技术同样面临着小规模 demo 惊艳,产品化实战翻车的困境——它们生成一两千行的小型原型轻而易举。自我迭代、自动 Debug、快速交付,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去年 8 月,Codeium 完成了由 General Catalyst、Kleiner Perkins 等参与的 1.5 亿美元融资,估值来到 12.5 亿美元,是这些老牌基金在 AI Coding 领域下的重注。之后在 11 月 Codeium 正式发布了 Agentic IDE Windsurf,与 Cursor/Devin 进行差异化竞争。
大家好,我是AI产品黄叔,目前给两家大厂做AI产品顾问,在使用Cursor和Windsurf(这两个都是AI编程的软件)开发产品后,意识到这才是创造者的天堂,最近举办了三场线下AI编程培训,根据学员的反馈有了这份手册,我会在本手册里持续更新,不断把更多的技巧,思考分享出来,希望能够帮助想要创造的你走进这个天堂!如果你觉得有帮助,欢迎把文末的图片分享给你的朋友:
最近需要整理一些 AI IDE 的资料,读了好几篇海外独角兽的文章,对 cursor 的访谈那篇印象深刻,但我个人更喜欢用 windsurf,作为对比,我找来了 windsurf 的访谈,时间是2024 年 12 月 14 日,正好满一个月,希望对大家有用!
最近,AI编程圈出现了一个新面孔——Windsurf,这又是一款基于 Claude 的 AI 编程助手,一经推出就在开发者社群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作为一名关注AI编程工具的开发者,我也第一时间上车,花费15刀购买了一个月的会员体验。
我就是个搞产品的,虽然过去也带过研发团队,但毕竟也不是专业程序员,过去很多时候,你确实会陷入到一个“我有一个想法,就差一个程序员”的怪圈里去,但因为现在有了AI,很多时候,你还真能自己的想法自己去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