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模型已颠覆科研,进入第五范式!港科大综述113篇论文 | NeurIPS'25
基础模型已颠覆科研,进入第五范式!港科大综述113篇论文 | NeurIPS'25基础模型(FM)是一种在海量数据上训练的人工智能系统,具备强大的通用性和跨模态能力。港科大最新发表的论文显示:FM可能引领科学进入第五范式,但大模型的偏见、幻觉等问题仍需正视。
基础模型(FM)是一种在海量数据上训练的人工智能系统,具备强大的通用性和跨模态能力。港科大最新发表的论文显示:FM可能引领科学进入第五范式,但大模型的偏见、幻觉等问题仍需正视。
开源大模型,进入中国时间。 10月,公开数据显示,来自中国的开源大模型已经牢牢占据榜单前五。 阿里的Qwen系列和DeepSeek,更是从2024年下半年起,就在开源社区构建起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力。
一张图片包含的信息是多维的。例如下面的图 1,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三个层面的信息:主体是大象,数量有两头,环境是热带稀树草原(savanna)。然而,如果由传统的表征学习方法来处理这张图片,比方说就将其送入一个在 ImageNet 上训练好的 ResNet 或者 Vision Transformer,往往得到的表征只会体现其主体信息,也就是会简单地将该图片归为大象这一类别。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教育 AI 的热度正重新回到上升曲线。不同于早期的「狂飙阶段」,如今的竞争更像一场结构重排——头部在稳,中腰在提速,尾部在寻找新的出口。AI 在教育中的角色,也从单一的「功能工具」,进化为教学系统中的「生态节点」。
互联网大厂要引流,教育大厂想变现。
在这个新访谈中,Sutton 与多位专家一起,进一步探讨 AI 研究领域存在的具体问题。
AI席卷职场,大厂裁员与岗位替代加速。奥特曼称能被AI取代的工作并非「真工作」。硅谷上演「代码战争」:有人拥抱Cursor/Claude提效,有人拒用AI遭解雇。在效率与质量拉扯中,人类价值与工作定义正被重写。
“如果一个问题只需小模型就能回答,为什么还要让更贵的大模型去思考?”
从2025年9月开始,美国多家科技巨头放弃彼此间的“恩恩怨怨”,转而围绕算力展开串联合作,呈现成片的“合纵连横”态势。
这是一个信息悖论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