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ypica:用AI重写千亿美元的市场研究
Atypica:用AI重写千亿美元的市场研究市场研究的核心问题从未改变:消费者在想什么? 全球企业为此每年投入超 1400 亿美元,催生了McKinsey、Ipsos等咨询巨头,和Qualtrics、Medallia等软件公司。
市场研究的核心问题从未改变:消费者在想什么? 全球企业为此每年投入超 1400 亿美元,催生了McKinsey、Ipsos等咨询巨头,和Qualtrics、Medallia等软件公司。
过去二十年,我们都在努力让品牌在Google搜索结果中排名靠前,学习SEO优化、关键词策略、外链建设。但现在,ChatGPT每天处理25亿次提示,80%的消费者在近一半的搜索中使用AI摘要。AI不再是搜索的辅助工具,而是发现品牌的主要入口。
在Openai 发布o3后,think with image功能得到了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当我看到 Cursor、Claude Code、Lovable 这些 AI 编程工具的出现,以及它们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降低软件开发成本时,我意识到我们正站在一个历史转折点上。这不仅仅是开发效率的提升,而是整个软件行业商业逻辑的根本性重构。
让我们先回想一下你手机里的那些 App。 它们要么是效率工具,要么是娱乐平台。 你用它们打卡、下单、刷视频,但你从没想过和它们“交个朋友”。
从2022年的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到如今的即梦AI、Lovart,AI创意工具,已经重塑了创作的工作流: 创作者提供点子,自然语言作为交互界面,AI工具最后高效实现创意的生成。
在 AI 工具层出不穷的当下,很多人开始尝试用一个 AI 写故事、编脚本、润色文案。但对于日常需要写稿、整理内容的工作者来说,一个「替你写」的 AI,未必是最优解。幻觉、记忆、上下文,都是问题。
AI编程最近挺火的,大家喜欢冠以一个貌似更高级的词:vibe coding
真正的 AI 系统不是一个 Chat 窗口,而是一个智能的工作现场。 工具越多,效率反而越低?一项来自《哈佛商业评论》的调查显示,员工每天平均切换应用程序超过 1200 次,一年下来累计浪费的时间高达 5 个完整工作周,占全年总工作时间的 9%。
感谢 Moose 老师非常细致地分享了: 他从WAIC 大会现场观察了国内 AI 的最新动向——从大厂展区的大模型生态,到独立团队的创意产品,涵盖办公、教育、设计、视频等多个场景。通过这些案例,可以更清晰地看到 AI 在 2025 年的三种趋势:套壳的传统产品、短期的效率工具,以及真正有潜力的垂直平台与智能体(Ag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