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L 2025|自我怀疑还是自我纠正?清华团队揭示LLMs反思技术的暗面
ACL 2025|自我怀疑还是自我纠正?清华团队揭示LLMs反思技术的暗面反思技术因其简单性和有效性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具体表现为在大语言模型遇到障碍或困难时,提示其“再想一下”,可以显著提升性能 [1]。然而,2024 年谷歌 DeepMind 的研究人员在一项研究中指出,大模型其实分不清对与错,如果不是仅仅提示模型反思那些它回答错误的问题,这样的提示策略反而可能让模型更倾向于把回答正确的答案改错 [2]。
反思技术因其简单性和有效性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具体表现为在大语言模型遇到障碍或困难时,提示其“再想一下”,可以显著提升性能 [1]。然而,2024 年谷歌 DeepMind 的研究人员在一项研究中指出,大模型其实分不清对与错,如果不是仅仅提示模型反思那些它回答错误的问题,这样的提示策略反而可能让模型更倾向于把回答正确的答案改错 [2]。
LLM在推理任务中表现惊艳,却在自我纠正上的短板却一直令人头疼。UIUC联手马里兰大学全华人团队提出一种革命性的自我奖励推理框架,将生成、评估和纠正能力集成于单一LLM,让模型像人类一样「边想边改」,无需外部帮助即可提升准确性。
自我纠错(Self Correction)能力,传统上被视为人类特有的特征,正越来越多地在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是大型语言模型(LLMs)中得到广泛应用,最近爆火的OpenAI o1模型[1]和Reflection 70B模型[2]都采取了自我纠正的方法。
Google DeepMind的SCoRe方法通过在线多轮强化学习,显著提升了大型语言模型在没有外部输入的情况下的自我修正能力。该方法在MATH和HumanEval基准测试中,分别将自我修正性能提高了15.6%和9.1%。
无需依赖外部反馈或额外模型,纯纯的自我纠正。
大型语言模型(LLMs)虽然进展很快,很强大,但是它们仍然存在会产生幻觉、生成有害内容和不遵守人类指令等问题。一种流行的解决方案就是基于【自我纠正】,大概就是看自己输出的结果,自己反思一下有没有错,如果有错就自己改正。目前自己纠正还是比较关注于让大模型从错误中进行学习。
GPT-4根本不知道自己犯错?最新研究发现,LLM在推理任务中,自我纠正后根本无法挽救性能变差,引AI大佬LeCun马库斯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