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enAI为什么要收购io,或许能在这篇访谈中找到线索
OpenAI为什么要收购io,或许能在这篇访谈中找到线索今天有个爆炸性消息,OpenAI 以 65 亿美元收购了由 Sam Altman 与前苹果首席设计官 Jony Ive 联合创办的 AI 设备初创公司 io。Jony Ive 1992 年加入苹果,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工业设计大师之一,主导设计了 iMac、iPhone、iOS 7 等苹果标志性产品,也引领了全球消费电子的设计潮流。
今天有个爆炸性消息,OpenAI 以 65 亿美元收购了由 Sam Altman 与前苹果首席设计官 Jony Ive 联合创办的 AI 设备初创公司 io。Jony Ive 1992 年加入苹果,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工业设计大师之一,主导设计了 iMac、iPhone、iOS 7 等苹果标志性产品,也引领了全球消费电子的设计潮流。
上月,ChatGPT-4o无条件跪舔用户,被OpenAI紧急修复。然而,ICLR 2025的文章揭示LLM不止会「跪舔」,还有另外5种「套路」。
Recraft,利用AI生成和编辑高质量矢量插图和图标,服务于设计和市场团队。完成300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Accel、Khosla Ventures、Madrona。本轮估值未知,累计融资4200万美元。
该项目在今年1 月进一步扩大,Crusoe 与甲骨文签署了更大规模的租赁协议 ,新增 6 个数据中心,覆盖整个 1.2 吉瓦的场地,The Information 率先报道。该协议使甲骨文能为 OpenAI 提供的算力规模翻了两番,额外增加 30 万块 GPU。最初与 Blue Owl 成立的合资企业并不包含此次扩建计划。
咱就是说啊,视觉基础模型这块儿,国产AI真就是上了个大分——Glint-MVT,来自格灵深瞳的最新成果。Glint-MVT,来自格灵深瞳的最新成果先来看下成绩——线性探测(LinearProbing):
2025年,ChatGPT依旧领跑,但DeepSeek、Qwen等开源劲敌正加速追赶。从「推理革命」爆发到 DeepSeek开源,一场围绕算力、架构与生态的战争已悄然打响,开源势力正以星星之火之势挑战闭源巨头。
来自香港科技大学、腾讯西雅图AI Lab、爱丁堡大学、Miniml.AI、英伟达的研究者联合提出了MMLongBench,旨在全面评估多模态模型的长文本理解能力。
极客在创业,小白在买课,画师在失业,但一个尴尬的现实却是:AI 落地热火朝天,但剧情走的不是降临路线,而是掷骰子。极客在创业,小白在买课,画师在失业,但一个尴尬的现实却是:AI 落地热火朝天,但剧情走的不是降临路线,而是掷骰子。
不久前,麦炽科技与广大大在北京举办了一场“AI潮涌·文化共生”的行业论坛。Meta 大中华区行业副总经理 David Chen 陈晶在台上做了一场主题为《AI APP出海:产品、流量、合规三大决胜之道》的演讲。陈晶提到了很多Meta的数据,以及各种投放优势。比如,Meta平均每日活跃用户数为34.3亿,是目前全世界日活最高的平台。
自去年11月底,360刚刚推出纳米AI搜索的时候,AI真探社就曾发过一篇文章跟进报道。当时国内的AI搜索赛道还是一片蓝海,除了百度作为ALL IN AI时代的代表以外,也就天工搜索和秘塔AI搜索还在这个赛道里面,所以我们当时和主流观点一样,认为360这个老牌搜索大厂的入局或能起到一个鲶鱼效应,甚至有再现曾经百度搜索对打360搜索的名场面的可能性:
Manus在agent领域可谓「炙手可热」,但受限于网络以及少得可怜的积分,很多人还是无法用得上。AI Agent的处理逻辑:无非就是用AI根据用户需求,规划好要做的事后,不断的调用不同的工具来实现。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单位的学者们提出了一种名为 DriveGEN 的无训练自动驾驶图像可控生成方法。该方法无需额外训练生成模型,即可实现训练图像数据的可控扩充,从而以较低的计算资源成本提升三维检测模型的鲁棒性。
AI Coding 目前是第二大 AI 市场,仅次于 Chatbot,甚至有可能成为最大的单一市场。这是 a16z 的播客中,三位投资合伙人 Matt Bornstein、Yoko Li 和 Guido Appenzeller 的观点。
Anthropic,今晚扔出了真正的核武器——全球最强编程模型Claude 4!能连续编码7小时不断的Opus 4,再一次让大模型能力实现了重大飞跃。网友实测后惊呼:不可能,从未见过一个AI做到这样的事!
AI替咱打工搞翻译,到底谁家最好用?
对于百度而言,既要保持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也要在技术路径上灵活应变,这种「变与不变」的平衡或许正是其在这轮科技革命中的制胜之道。
多智能体系统成功锁定
AI突破跨物种交流:谷歌译海豚,Traini解犬语,探索非人类语言边界。
这次,引领者又是中国公司!在5月中旬拿到GAIA榜首的这个AI版office,直接结合了Deep Research和通用Agent两大神器的优点,从此office三件套彻底进入第四代。
在机器人操作中,物体运动往往涉及摩擦、碰撞等复杂物理机制。准确的物理属性描述可以实现对物体运动结果更准确的预测,并提升机器人在操作技能学习中的表现。
AI圈子好热闹。今天凌晨,Claude终于迎来了它的重大版本升级—— Claude 4来了!
我在过去,写过N次飞书了。
在谷歌I/O大会后,创始人谢尔盖·布林惊喜现身,与Hassabis深入探讨AI的推理能力、规模与算法、测试时计算及多模态智能体的应用前景。布林强调AI时代是计算科学家不应退休的黄金期,AI影响将远超互联网与手机。
OpenAI 的 GPT-4o 在图像理解、生成和编辑任务上展现了顶级性能。流行的架构猜想是: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世界,但其背后的核心机制,远不止于复杂的算法和算力堆叠。本文从神经科学先驱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Hopfield)的研究出发,追溯深度学习的发展脉络,揭示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实:许多现代AI模型的理论基础,源自上世纪物理学家研究磁性材料时提出的“自旋玻璃”模型。
OpenAI、苹果押注AI coding后,创业公司还有机会吗?
要不了多久,“禁止学生用AI”就会成为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继“结构式”“压缩式”“共振式”之后,一直在想第四种与 AI 交流的路,可能会是什么?
OpenAI至少已经是第二次与苹果旧将合作了。上次是Humane的AI Pin,以惨败收场;这次是io,已经有了原型,目标出货1亿台。
不用太为 AI 的发展感到焦虑。现阶段,AI 还远远没有到能承载日常大多数工作的程度。而一旦它发展到足够成熟了,那么自然会有很多人站出来,帮我们去对它进行“产品化”—— 我们只要用好这些产品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