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DeepSeek迎来全球首场诉讼,印度德里高等法院受理了一项公益诉讼(PIL)。公益诉讼申请人律师Bhavna sharma与Nihit Dalmia在诉讼向法院提出禁令,请求印度政府限制DeepSeek在印度提供服务。
申请人指控DeepSeek推出后的短短一个月内就遇到多个漏洞攻击,导致在线数据泄露,影响了100万人。
在诉讼中,申请人认为DeepSeek可在移动设备的应用商店被用户下载,其使用条款和隐私政策“未能保护印度公民的隐私权”,未能遵守2011年颁布的《信息技术(合理安全实践和程序及敏感个人数据或信息)规则》(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asonable Security Practices and Procedures and Sensitive Personal Data or Information) Rules)和2023年颁布的《数字个人数据保护法案》(Digital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Act)中关于数据收集、披露和安全的相关规定,并称DeepSeek对印度的主权和完整、国家数据安全以及公共秩序构成“即时和紧急的威胁”。
而印度德里高等法院对此也指出,AI在任何人手中都是一个“危险的工具”,不论是在中国人还是在美国人手中。
本案也有了新的进度。就在昨天,高等法院法官认为公益诉讼没有紧迫性,驳回了提前审理本案的请求,并对本案的申请人律师表示:
“如果认为DeepSeek有害,那么请不要使用它。”
在法院本次驳回DeepSeek禁令的提前听证申请之后,本案将于2025年4月16日举行听证会。届时,各方针对DeepSeek的数据安全等问题进一步展开讨论。
目前,Deepseek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禁令和审查,包括意大利、爱尔兰、韩国、澳大利亚等,可见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的重重挑战。
面对国际市场的复杂环境和多元标准,中国企业也正在学会如何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监管,以更好地融入乃至引领全球科技潮流。
文章来自于“AI合规圈”,作者“陈焕 李琪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