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 热门搜索 #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7418点击    2025-07-30 14:54

太热了,实在太热了。


你能想象吗?一个AI行业展会,现在都有了一种明星演唱会的错觉。一票难求,人山人海,甚至场馆外都有不少“黄牛”。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是的,如果你也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现场,一定也会感慨感叹。AI的热度,实在是空前。


但如果你没能肉身前往,也看不完零零散散的发布和展出……欢迎通过我们这份言简意赅的总结,快速了解WAIC上呈现的趋势。


十大核心趋势:


  • 中国AI因DeepSeek而不同了。
  • 基础大模型不光要SOTA,还要推理、多模态和低成本
  • 开源大模型已进入中国时间,AI时代的安卓,一定属于中国。
  • 芯模一体,软硬协同,全国产化AI生态正在闭环。
  • AI基建如火如荼,垂直行业大模型“不性感”但直接提供“生产力”
  • AI创新来到ToC阶段,AI Agent成为新风口。
  • 第一批商业化AI终端是汽车、耳机和眼镜
  • 具身智能机器人白热化,宛如2年前大模型赛道。
  • 非Transformer架构从学研来到产业。
  • 中国与硅谷AI差距缩短至6个月,中国还有最宝贵的后发优势资源。


趋势一:中国AI因DeepSeek而不同了


DeepSeek一如既往不参会不布展,但2025年WAIC现场内外,从嘉宾到观众,都能感受到DeepSeek带来的改变——

AGI在中国被真正相信,甚至相信中国人会率先实现AGI


Hinton相信,所以他克服了腰疾不能长途飞行也要首次来到中国宣讲他的信念,召唤更多人在带给AI聪明的同时教会AI善良,特别是有潜力率先触达AGI的地方。


前谷歌CEO施密特也相信。看看他之前都说些什么,现在出现在WAIC现场又说了些什么。真正的尊重,通常来自较量之后的实力认可,而不是品格。


DeepSeek或许是带来观念改变的关键里程碑。而且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DeepSeek-R1的价值才会得到完整体现,以前更多玩家只是想成为中国版OpenAI,更多中国人没有真正体验过ChatGPT。


DeepSeek-R1让普通人不再认为AI是“智障”,梁文锋还叫醒了其他中国AI创始人:目标不应该是成为中国版OpenAI,让我们直接瞄准AGI


DeepSeek不在WAIC,但一切已经因为DeepSeek而不同,感谢DeepSeek


趋势二:基础大模型不光要SOTA,还要推理、多模态和低成本


新发布的基础大模型,都能窥见DeepSeek带来的改变。


竞逐LLM性能指标上的SOTA已经是过去时了,还要推理、多模态和低成本……几手抓几手都要硬,综合实力的比拼来到了新阶段。


之前就以“多模态”打响名气的阶跃星辰,这次新发布的基础模型Step-3,MoE架构,总参数321B,具备多模态推理能力。落地使用上联合千里科技和吉利汽车,率先在智能座舱上打响L3级Agent变革。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以“多模态”起家的商汤,也更新了自己的日日新模型V6.5,主打一个多模态推理。展台现场,更是展现了AI in All…这正是多模态推理才能实现的,当然还有低成本落地。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最懂中文”著称的讯飞,发布了深度推理X1升级版,在幻觉治理、综合能力、多语言能力方面都有提升。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而WAIC之前,Kimi带来了K2模型,MiniMax发布了M1模型,展现的趋势都一致:更好的推理性能,更低的算力消耗,更规模化的商用闭环可能性


趋势三:开源大模型已进入中国时间


开源和闭源的讨论,DeepSeek之后在中国有了共识。


如果说之前开源大模型的代表是Meta旗下的Llama,那现在开源大模型的代表就是“中国模型”——方、阵


其中旗手就是通义千问。阿里在WAIC前夜交卷,基础模型Qwen3-235B-A22B-Instruct-2507(非思考版)、编程模型Qwen3-Coder和推理模型Qwen3-235B-A22B-Thinking-2507,一键三连通通开源。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其后,面向电影级AI视频生成的通义万相2.2也以开源亮相。


实际上,通义千问是中国最早明确走开源路线的AI玩家,并且得益于阿里云的市场地位,还有天然的商业模式。


我们在最开始说DeepSeek是变局节点,但客观来说,DeepSeek站在了通义千问的肩膀上,这背后是杭州help杭州的开源成就。


这次WAIC现场,开源中国方阵蔚为壮观。


基础大模型,先后开源——


  • MiniMax M1,开源
  • Kimi K2,开源
  • 智谱GLM-4.5,开源


……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垂直模型和平台,纷纷开源——


  • 腾讯混元3D世界模型1.0,开源
  • 京东企业级智能体JoyAgent,100%全开源

……


可以感知的是,在中国大模型领域,开源不再是“选项”,而变成了“标配”


在全球范围内,不论是Llama还是GPT-5,在闭源和开源问题上,如何选择也不再重要,已经无法再影响中国AI的进程了。


全球最大市场一旦把开源作为了共识,开源就成了共识。开源大模型,已经进入了中国时间


中国模型、中国技术之上,中国产品、中国生态开始被构建。


技术和模型决定了产品和生态,产品和生态反作用于模型,一个闭环正在形成,标准也会随之形成。


如果AI时代有“安卓”,这个AI安卓一定来自中国。


趋势四:芯模一体,软硬协同,全国产化AI生态正在闭环


所以为什么前几个科技时代的“安卓”,没有来自中国?


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最底层的芯片


但现在,国产芯片和国产大模型的芯模适配、软硬协同,从一开始就被放在一起构建生态。


在WAIC现场,国产芯片+国产模型的趋势已经成了现实,甚至有人大胆预言,这种趋势的下一步,芯片还会从“国产”到“国造”


国产GPU代表摩尔线程,不光在适配上实现了100token/s跑满血DeepSeek,还希望用“AI超级工厂”的理念搞基建,推动AI训练从千卡级向万卡级乃至十万卡级规模演进。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芯片前沿“存算一体”创业的后摩智能,发布了业界能效比最高的存算一体端边大模型AI芯片——后摩漫界®M50,拥有160TOPS@INT8的物理算力,100TFLOPS@bFP16的浮点算力,以及高达153.6 GB/s的超高带宽和最大48GB的内存,功耗仅仅10W——相当于一个手机快充的功率。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前谷歌TPU芯片核心研发者杨龚轶凡创业的中昊芯英,也发布了全自研的中国首枚TPU架构高性能Al芯片“刹那®”,以及基于“刹那®”打造1024片芯片高速片间互联、可支撑超千亿参数大模型运算的大规模AI计算集群“泰则®”。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实际上,与之前AI大模型训练和部署相比,市场生态正在被一点点改变。


在WAIC展馆内,国产算力+国产模型的大模型一体机,占据了大多数。


联想展出联想万全AI一体机,支持国产硬件和加速卡,基于联想自研的联想万全异构智算平台管理软件,深度适配联想问天 AI 服务器硬件,通过调度层、算子层、推理引擎层三层调优技术,实现硬件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燧原科技,直接在自研芯片基础上,推出了DeepSeek一体机。


以及在AI软硬之间,还有Infra公司无问芯穹,以平台方式打通了国产模型和国产硬件。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无问芯穹展出了“三个盒子”,根据企业落地的不同需求,打通从十万卡到一张卡的AI效能跃升路径。


趋势五:AI基建如火如荼,垂直行业大模型“不性感”但直接提供“生产力”


国产芯片公司做的是“小基建”,更大的AI基础设施在更大的维度展开。


首推华为。华为包下了WAIC最大的展台,并且首次对外展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昇腾384超节点,可以实现支持国内建设万张算力卡、十万张算力卡的AI算力数据中心。


然后是三大运营商中AI跑得最快的中国电信。这次展出和发布了五大技术体系:包括智传网技术体系、算网一体服务、“见微”大模型安全能力、星辰AaaS体系(智能体即服务)、星辰TaaS体系(终端即服务)。


其中智传网,旨在整合通信网络与AI模型的创新架构,让智能本身能够突破平台的限制,在“端、边、云”的层级化架构之间像数据一样自由流动、随需而至,让AI应用无处不在。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实际上,在AI基础设施层面,传输的“快”和算力的“强”一样关键,但只有WAIC这样的行业展会,电信这样的关键角色才会被真正关注到。


巨头之外,还有玩家提供垂直细分上的基建。


比如PPIO,这次聚焦于为AI Agent提供基础设施,他们重磅发布了国内首个Agentic AI基础设施(Infra)服务平台。针对Agent(智能体)特性的开发需求,PPIO推出了AI智能体平台产品,分为通用版和企业版。现场也引起了热议和关注。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垂直场景和行业大模型,是如火如荼的AI基建趋势中,容易被忽略的一环。


因为相比于通用基础大模型和应用,行业大模型没那么“性感”,但都在直接供应“生产力”。


比如不常出现在AI话题里的“电网系统”。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都出现在了WAIC。


南方电网还展示了首个电力行业大模型大瓦特,用于客户对话、生产运行监测、调度优化决策等场景,据说在高频关键业务里机器人代人率达到了80%。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金融领域最瞩目的来自蚂蚁


其中蚂蚁数科推出专为金融任务设计的综合性模型系列Agentar-Fin-R1。相较于通用开源模型及其他金融模型,Agentar-Fin-R1在FinEval1.0、FinanceIQ两大主流金融基准测试中均取得最高评分。并且模型在金融能力显著增强的同时,通用能力也表现出较高水准。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电商领域被围观最多的是百度


百度展台核心展示了百度慧播星出品的新一代数字人技术NOVA,该技术曾支撑罗永浩数字人直播间创下5500万GMV,预计将于10月向全行业开放。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这也是另一个隐隐传递的趋势,AI带来了传统边界的洗牌,谁能想到百度正在低调修筑AI电商基础设施?


趋势六:AI创新来到ToC阶段,AI Agent成为新风口


当然,今年WAIC之所以如此热闹,因为C端产品开始来到C位了


基础大模型能力到达一定程度后,C端的产品创新已经开始,在展馆内外,各种ToC的AI产品……以及Agent的出现频次创下了新高。


腾讯的展台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商汤的展台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快手可灵的展台,此次他们新发布了“灵动画布”功能。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以及赋能各种To C智能玩具的声网展台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最后还有与打工人休戚相关的办公赛道上,代表性的WPS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WPS发布的最新智能体,用户只需通过自然语言、多轮对话即可完成文档创作、演示文稿生成及语音助手等功能,全程无需复杂操作和外部跳转,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Office办公智能体。


Agent在垂直场景上的分明也最突出。办公是WPS,出海营销就是钛动


其发布了首个全球营销AI Agent,并非简单的自动化工具,而是在创意、投放、数据分析等营销全链路环节提供赋能,整个过程中它能与优化师、设计师成员高效协作。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科研领域则是深势科技,他们联合上海交大发布了全球首个通用科学智能体SciMaster,其核心功能就是专家级的深度调研,把通用模型在卷的调研报告能力,带到了科研、专家级,堪称每个人的科研助手。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Agent的创新趋势也越来越具象和收敛。如果之前对于Agent还有很多非共识,那现在最大的共识就是——

Agent就是AI作用于互联网的软件形态产品。


PC时代是网站,手机时代是APP,AI时代就是Agent


所有的领域,所有的应用,可能都会被AI通过Agent革新一遍。


AI的创新落地,已经来到了To C产品时间。


这种趋势作用在硬件上,WAIC上的载体是:汽车、耳机和眼镜


他们是第一批进入商业化阶段的终端


趋势七:第一批商业化AI终端是汽车耳机和眼镜


去年WAIC特斯拉来了——要知道特斯拉现在都不一定出现在车展,却连续参加AI展会了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同样作为车企形象出现的是吉利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吉利和千里科技、阶跃现在正在三位一体,阶跃带来的AI能力,被千里转换为了座舱Agent,有种钢铁侠“贾维斯”观感。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实际上,随之AI在量产车辅助驾驶能力上的见顶,座舱领域的创新正在打开全新增长空间,非常值得关注。


最后,明确AI转型的理想,也首次出现在了WAIC: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硬件不分大小,背后都是AI多模态能力的落地应用。


但相比汽车,更具规模化商用的是耳机


讯飞AI耳机已经吃到了红利。展会现场,亮相了iFLYBUDS Pro 3、iFLYBUDS Air 2两款AI会议耳机。


主打个人商务办公场景……能录音、速记、翻译,把耳机竞争带到了另一个维度。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而在AI硬件赛道上,虽然才初具商用规模,但已经备受关注的,莫过于当红炸子鸡——AI眼镜。


眼镜展位面前真是人山人海。


Rokid、XReal、Halliday,以及首次亮相的夸克AI眼镜,都备受关注。


Rokid Glasses,一直现场接客、与用户交流体验的CEO Misa透露,预定量达到了25万台,生产比销售挑战更大。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Halliday迎来了中国首秀,已经开始预售,首发价2499元,还能配处方镜片,含镜片的重量仅为35克,外观与普通框架眼镜无异。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夸克则在被明确阿里ToC目标之后,再次破圈,发布了首款AI眼镜。


其深度集成融合了阿里和支付宝内有生态,包括高德地图、支付宝支付等等。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趋势八:具身智能机器人白热化,宛如2年前大模型赛道


最火的硬件,其实是具身智能机器人


相比去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了大飞跃。


首先是有了专门展馆,每家都很大。


其次,去年都只是“展览”,基本都被固定着展示,今年基本都能走能动,在展现技能和实际干活场景。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最受关注的比如智元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银河通用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云深处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傅利叶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智平方: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千寻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但最火爆的莫过于宇树科技,延续了各大展会上“整活”能力,宇树通过“机器人打拳击”展现灵活的运动能力。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里三层外三层,根本挤不进去。


值得关注的是,具身智能机器人在WAIC达到的白热化趋势之下,呈现的同质化也非常明显。


相比之前形态各异,现在开始朝着人形收敛;相比之前的软件思路,现在VLA、世界模型的共识逐渐确立

加之最头部玩家开始IPO及公开资本进程,同质化之后可能就是差异化洗牌,所以今年WAIC高光之下,可能也是分水岭时刻。


当然,WAIC现场,也有值得关注的差异化具身玩家,比如戴盟——


他们聚焦在触觉感知和灵巧操作上。以往对机器人更多都是基于视觉深度学习,这种方式容易受到环境、光线等外界影响,但现在通过戴盟这款名为DM-Tac W毫米级视触觉传感器,只需摸一下、碰一下就能知道所触及的是个什么东西,比如盲摸一个红「中」~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比如随手捏个鸡蛋壳,这种人类都可能会失手的动作,但机器人可以拿捏。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整个行业上看,这种视触觉技术路线,比一般的触觉传感器具有更强的感知力,为高精度操作场景提供了更多可能。

今年WAIC上机器人整活得很多,干活得也有不少,但能达到这样精细化操作的却少之又少。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有像戴盟这样独特生态位的玩家,为机器人玩具带去精准的触觉感知能力,为具身赛道带来更多落地场景的可能性。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也许明年WAIC看到机器人穿针引线也不一定了。


趋势九:非Transformer架构从学研来到产业


同样以创新力受到关注的,还有非Transformer架构


众所周知,这波生成式AI浪潮背后的核心驱动架构,正是Transformer架构。但并不意味着Transformer架构十全十美……目前学术界最具创新的方向之一,就是关于非Transformer架构的探索。


而跑得最快的玩家,已经在WAIC上首次通过展台形式,对外展现成果了。


比如RockAI,在展台实时演示由其自研非Transformer架构,离线多模态大模型驱动的机器狗自主学动作、灵巧手自主玩游戏。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还有RWKV元我智能,首次公开亮相 RWKV-7s架构,据称KV cache仅为MLA的1/9大小,兼具高效计算与强长文本性能,可适配多模态、智能体等多种应用场景。


我在WAIC看见的十大趋势


总之,边缘创新者已经以惊人的速度来到了舞台,从学术研究进入了产业转换。


科技发展史上,颠覆者的路径,大道至简,一以贯之。


而WAIC作为中国AI产业领域当之无愧的第一顶会,已经展现出最新风向了。


趋势十:中国与硅谷AI差距缩短至6个月,中国还有最宝贵的后发优势资源


最后,还有一个最大的趋势,没有展出,也不再被热烈讨论,但我们在现场各种交流后,可以给出参考答案。


中国和硅谷的AI,差距还有多远?


这是过去近3年来,被圈内圈外讨论最多、争论最多的问题。


有过最乐观的回答,也有过最悲观的判断。


但在2025年WAIC现场,这个问题已经不再被作为关注点,因为没人再讨论一个未来不会是问题的问题。


一位知名AI创业者的解释是,差距他认为只有6个月,或者硅谷的领先只有半个身位——集中在大模型先进技术层面。


但在更多人的回答里,思考问题的方式跳出了零和游戏。


因为如果说过去谈论这个话题,目标是追赶硅谷,害怕掉队。但现在一切已经不同,现在的目标是AGI,AGI的目标、实现方法已经逐渐清晰地呈现在那里。


重要的不是早晚,而是一定会被实现。


更被珍视的是发展AI的宝贵资源——人。


有人做,有人用,有人关注。


很难想象,一个前沿科技行业展会,就像全民参与的狂欢一样,甚至门票被放二手平台加价卖,展馆门口像明星演唱会一样有黄牛。


这是一个缩影,同样也是一种预告。


文章来自公众号“量子位 ”,作者“量子位

关键词: AI新闻 , WAIC , 人工智能 , 大模型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AITNT资源拓展
根据文章内容,系统为您匹配了更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1
AI代理

【开源免费】Browser-use 是一个用户AI代理直接可以控制浏览器的工具。它能够让AI 自动执行浏览器中的各种任务,如比较价格、添加购物车、回复各种社交媒体等。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browser-use/browser-use


2
数字人

【开源免费】Fay开源数字人框架是一个AI数字人项目,该项目可以帮你实现“线上线下的数字人销售员”,

“一个人机交互的数字人助理”或者是一个一个可以自主决策、主动联系管理员的智能体数字人。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xszyou/Fay

3
智能体

【开源免费】AutoGPT是一个允许用户创建和运行智能体的(AI Agents)项目。用户创建的智能体能够自动执行各种任务,从而让AI有步骤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Significant-Gravitas/AutoGPT


【开源免费】MetaGPT是一个“软件开发公司”的智能体项目,只需要输入一句话的老板需求,MetaGPT即可输出用户故事 / 竞品分析 / 需求 / 数据结构 / APIs / 文件等软件开发的相关内容。MetaGPT内置了各种AI角色,包括产品经理 / 架构师 / 项目经理 / 工程师,MetaGPT提供了一个精心调配的软件公司研发全过程的SOP。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geekan/MetaGPT/blob/main/docs/README_CN.md

4
无人直播

【开源免费】VideoChat是一个开源数字人实时对话,该项目支持支持语音输入和实时对话,数字人形象可自定义等功能,首次对话延迟低至3s。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Henry-23/VideoChat

在线体验:https://www.modelscope.cn/studios/AI-ModelScope/video_chat


【开源免费】Streamer-Sales 销冠是一个AI直播卖货大模型。该模型具备AI生成直播文案,生成数字人形象进行直播,并通过RAG技术对现有数据进行寻找后实时回答用户问题等AI直播卖货的所有功能。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PeterH0323/Streamer-S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