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着Kimi K2的小爆发,吐露一些近期对Model as Agent的小思考
借着Kimi K2的小爆发,吐露一些近期对Model as Agent的小思考上周五(711),月之暗面蛰伏半年,憋了个大的,正式发布Kimi K2模型,总参数1T,同步开源。具体模型效果就不过多赘述了,网上已经有很多实测。
上周五(711),月之暗面蛰伏半年,憋了个大的,正式发布Kimi K2模型,总参数1T,同步开源。具体模型效果就不过多赘述了,网上已经有很多实测。
7 月 1 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旗下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正式刊登了来自清华、面壁等研究团队联合研发的高效端侧多模态大模型MiniCPM-V 核心研究成果。
我们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智能跃迁。人工智能带来的,远不止于技术革新,更是一场深刻重塑人类认知、教育与生存方式的范式转移。
现在几乎所有主流的代码生成工具都在用CoT。但问题来了:这些"思考步骤"真的可靠吗?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虽然CoT提升了性能,但关于这些中间推理步骤的质量,学术界竟然没有系统性的研究!
你说:“帮我列下今天的会议日程。” 它迅速回复:“9 点产品部,11 点市场部,下午 2 点财务汇报。”——完美。
太卷了,卷麻了! 对标海外的Deep Research(深度研究)功能,现在咱国内,免费,想咋用就咋用。
嗨大家好! 一切的一切要从一个PPT说起。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写了几个prompt,很快就构建出一个能运行的应用程序,感觉像变魔术一样。但当你真正想要将它部署到生产环境中时,却发现困难重重。而擅长Spec-Driven Development(以需求为导向的开发)的Kiro,就是这些问题的正解。
今天凌晨,马斯克突然通知大家:快来更新 Grok APP,出新功能了。新推出的功能名为「智能伴侣」,基于前几天刚推出的 Grok 4 大模型,可以和人们实现自然的交互。大家一看这个效果,讨论的热度比前几天新模型发布还大。
近日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科办北京大学计算中心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开发的 “医学+X”智能学术探索 Xplore平台正式上线! Xplore是落实北京大学2025“科技创新年”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