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盯上”运营人,整了个让内容“开挂”的AI工具!
科大讯飞“盯上”运营人,整了个让内容“开挂”的AI工具!“新来的运营岗,比我小两岁,工资是我 2 倍!”
“新来的运营岗,比我小两岁,工资是我 2 倍!”
大家好,我是袋鼠帝 今天就不多bb了,直接上干货,给大家安利一个已经在Github斩获18K Star的开源浏览器Workflow插件:Automa
何秋剑离开15年国企影视岗位,自学Stable Diffusion等AI工具创业。从10元图片订单起步,依靠影视基础、创意能力及客户服务,发展为月入数万的AIGC制作总监。
45岁的湾区HR,本来拿着7万美元年薪干得顺风顺水,忽然有一天就被优化了;年薪15万美元的全栈工程师,正帮老板优化AI工具呢,忽然就被AI取代了……亚马逊CEO全员信的曝光,再一次证实硅谷AI裁员潮真来了,Dario Amodei的预言,含金量还在上升。
YC最新路演显示AI创业风向转向垂直细分领域应用,其占比从2023年的19%飙升至40%。技术门槛因AI工具(如氛围编码)普及而降低,单纯技术背景优势减弱,深入理解特定行业痛点成为新壁垒。创业窗口期缩短,轻量级AI原生团队快速落地产品并实现高增长,通过在成熟赛道重塑工作流创造更大商业价值。
5月15日晚,区瀚楠、陈睿轩走进了上海浦东的一栋民宿。 这里没有食物、没有智能手机、没有浏览器、没有APP,只有一台预装AI工具的联网电脑、一部非智能手机、一瓶饮用水和100元生存资金,他们将在这个封闭房间里依靠AI工具生存72小时。
当学术研究沦为「填空游戏」,利用美国NHANES公共数据集,结合AI工具如ChatGPT,研究者通过套用模板、排列变量,批量生产看似精美却质量堪忧的论文。背后不仅是技术的滥用,更是科研评价体系扭曲的缩影。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AI产品一上线就获得用户疯狂追捧,而另一些技术看起来更先进的产品却在市场上反响平平?为什么Cursor这样的AI代码编辑器能够席卷开发者社区,而许多功能更强大的AI工具却始终无法获得用户信任?
你有没有想过,编程这件事情可能彻底变了?开发者正在从单纯使用AI工具,转向将AI视为构建软件的全新基础。这不是什么小调整,而是一场彻底的范式转变。想想看,那些我们一直习以为常的核心概念——版本控制、代码审查、甚至"开发者"的定义——都在因为AI agent驱动的工作流而被重新定义。
AI工具帮助学生轻松完成作业,但过度依赖导致学习深度不足。研究显示,使用AI辅助的学生练习阶段表现优异,但独立考试时成绩显著下降。认知能力可能因“认知卸载”而退化,年轻群体更易受影响。教育界尝试禁用、引导或改革评估方式,但AI对学习本质的挑战仍未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