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味”到底是什么味儿?
“AI味”到底是什么味儿?文章探讨了人们识别和反感的文本“AI味”,分析其特征(如三段式结构、晦涩用词、密集修辞),并通过与人类文本对比实验(高考作文)发现实际差异主要在修辞偏好(高频对偶、排比、比喻)和套路化表达,但刻板印象不完全准确。研究同时指出人类通过反复修改与AI协作,在应用中去除“AI味”并保留“人味”。
文章探讨了人们识别和反感的文本“AI味”,分析其特征(如三段式结构、晦涩用词、密集修辞),并通过与人类文本对比实验(高考作文)发现实际差异主要在修辞偏好(高频对偶、排比、比喻)和套路化表达,但刻板印象不完全准确。研究同时指出人类通过反复修改与AI协作,在应用中去除“AI味”并保留“人味”。
Nano Banana热度持续升温,谷歌马不停蹄再度发力。发布一款全新的AI画板工具——Mixboard,该工具由Banana提供支持,号称能把任何想法都即时可视化。不管是玩创意点子,还是设计家居装饰,Mixboard都能用自然语言编辑图板,轻松调整或合并图像。
AI技术应用于小钢球质检,解决人工检测难题:通过视觉系统拍摄清晰图像、训练AI识别微米级缺陷、自动判决。实现从抽检到全检,速度提升100倍至5万颗/小时,准确率达95%,人力成本大幅降。老师傅转变为AI教练,方法可推广至其他领域。
AI应用的争夺战,打到哪儿了?
近日,Sensor Tower 发布《2025 年 AI 应用市场调查报告》,报告中提到,移动端 AI 产品 IAP 收入在 2025 年上半年半年度环比增长率为 100%,但具体到产品上,全球 IAP 收入 Top10 全部都是 ChatBot,相比于 Web 端的百花齐放,App 端能赚到钱的 AI 原生产品依旧单一。
今天,百度智能云千帆正式推出全新视觉理解模型——Qianfan-VL,并全面开源!该系列包含3B、8B和70B三个尺寸版本,是面向企业级多模态应用场景,进行了深度优化的视觉理解大模型。
9 月 22 日下午,联发科推出的新一代旗舰 5G 智能体 AI 芯片 —— 天玑 9500,并展示了一系列新形态端侧的 AI 应用,在公众层面首次推动端侧 AI 从尝鲜到好用。现在,让手机端大语言模型(LLM)处理一段超长的文本,最长支持 128K 字元,它只需要两秒就能总结出会议纪要,AI 还能自动修改你的错别字。
Tool-Calling作为Agent的核心模块,智能体的双手,这项关键能力允许 LLM 调用外部函数,例如应用程序接口(APIs)、数据库、计算器和搜索引擎,决定了AI Agent的可执行边界。
场景赋能,激活AI制造未来
智能体开发平台3.0(ADP3.0)面向全球上线,腾讯优图实验室的关键智能体技术也将持续开源。据说,这次新版本打磨了3个月,完成近600个功能上线,从RAG能力到Workflow,从Multi-Agent协同到应用评测,再到插件生态,看样子是把所有模块都更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