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级AI认知能力输给老年人,大模型集体翻车
顶级AI认知能力输给老年人,大模型集体翻车随着 AI 技术的突飞猛进,其进步几乎每天都在刷新人们的认知,很多人都在猜想,AI 是否会在不久的将来取代人类医生?
随着 AI 技术的突飞猛进,其进步几乎每天都在刷新人们的认知,很多人都在猜想,AI 是否会在不久的将来取代人类医生?
清华校友团队最新成果发现:写作、咨询、编程等相关自由职业最终可能被AI取代,而且更关键的是,AI能力一旦超过某个「拐点」,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将一发不可收拾。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对人脸图像进行编辑和篡改,深度伪造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对其错误的应用也同时危害着人们的隐私和信息安全。
GAN已死?不,它卷土重来了!布朗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刚刚提出了R3GAN,充分利用现代架构设计,彻底摒弃临时技巧,一半参数就能碾压扩散模型。网友惊呼:游戏规则要改变了!
将扩散模型量化到1比特极限,又有新SOTA了! 来自北航、ETH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名为BiDM的新方法,首次将扩散模型(DMs)的权重和激活完全二值化。
在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LLMs)的发展中,视觉 - 语言连接器作为将视觉特征映射到 LLM 语言空间的关键组件,起到了桥梁作用。
OpenAI Realtime API 的「说明书」。
大模型长序列的处理能力已越来越重要,像复杂长文本任务、多帧视频理解任务、以及 OpenAI 近期发布的 o1、o3 系列模型的高计算量模式,需要处理的输入 + 输出总 token 数从几万量级上升到了几百万量级。
OpenAI o1 给大模型规模扩展 vs 性能的曲线带来了一次上翘。它在大模型领域重现了当年 AlphaGo 强化学习的成功 —— 给越多算力,就输出越多智能,一直到超越人类水平。
芯片强者AMD最新推出科研AI,o1-preview竟成天选打工人?! 注意看,只需将科研idea和相关笔记一股脑丢给AI,研究报告甚至是代码就能立马出炉了。
2024年11月30日是ChatGPT上线两周年的日子。这个家喻户晓的AI产品是怎样诞生的?展望2025年,ChatGPT又会有怎样的改进?
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知识蒸馏方法,克服了传统KL散度在Logit和Feature知识迁移中的局限性,在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任务上表现更好。
小模型也能击败o1?微软全华人团队提出rStar-Math算法,三大革命性技术突破,不仅让SLM在数学推理能力上刷新SOTA,更是挤进了全美20%顶尖高中生榜单。
通义万相视频模型,再度迎来史诗级升级!处理复杂运动、还原真实物理规律等方面令人惊叹,甚至业界首创了汉字视频生成。现在,通义万相直接以84.70%总分击败了一众顶尖模型,登顶VBench榜首。
最新综述论文探讨了知识蒸馏在持续学习中的应用,重点研究如何通过模仿旧模型的输出来减缓灾难性遗忘问题。通过在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知识蒸馏在巩固记忆方面的有效性,并指出结合数据回放和使用separated softmax损失函数可进一步提升其效果。
10个AI领域,50篇精品论文,每周看一篇,到2026就能成「AI工程」专家!
今天,银河通用机器人发布了端到端具身抓取基础大模型「GraspVLA」,全球第一个预训练完全基于仿真合成大数据的具身大模型,展现出了比OpenVLA、π0、RT-2、RDT等模型更全面强大的泛化性和真实场景实用潜力。
发表于昨天的论文《Agent Laboratory: Using LLM Agents as Research Assistants》对于科研界具有划时代意义,过去几周才能完成的科研任务现在仅需20分钟到一两个小时左右(不同LLM),花费2-13个美金的Token即可完成!
检索-增强生成 (RAG) 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并在不断扩展以增强LLMs 的功能。对于那些不太熟悉RAG 的人来说:这种方法利用外部知识来增强模型的能力,从外部资源中检索您实际需要的信息。
电子表格也迎来了自己的ChatGPT时刻。 就在这两天,一个名为TabPFN的表格处理模型登上Nature,随后在数据科学领域引发热烈讨论。
2025 年来了,3D 生成也迎来了新突破。 刚刚,Stability AI 在 CES 上宣布为 3D 生成推出一种两阶段新方法 ——SPAR3D(Stable Point Aware 3D),旨在为游戏开发者、产品设计师和环境构建者开拓 3D 原型设计新方式。
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作为数字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创新之一,大幅简化了人机交互的复杂度。
如何让机器人在任务指引和实时观测的基础上规划未来动作,一直是具身智能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
Aria-UI通过纯视觉理解,实现了GUI指令的精准定位,无需依赖后台数据,简化了部署流程;在AndroidWorld和OSWorld等权威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三名,展示了强大的跨平台自动化能力。
对于专业应用和创意工作流来说,除了高质量的形状和纹理,更需要可以独立操作的「零部件级3D模型」。为此,Meta与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推出了全新的多视图扩散模型。
随着大语言模型(LLM)技术的快速发展,单一AI智能体已经展现出强大的问题解决能力。然而,在面对复杂的企业级应用场景时,单一智能体的能力往往显得捉襟见肘。
昨天,英伟达官宣了首个「世界基础模型」Cosmos。从此,物理AI数据不够的问题将有望解决!而就在刚刚,75页技术报告火热出炉,GitHub项目更是冲破了2k星。
Falcon 方法是一种增强半自回归投机解码框架,旨在增强 draft model 的并行性和输出质量,以有效提升大模型的推理速度。Falcon 可以实现约 2.91-3.51 倍的加速比,在多种数据集上获得了很好的结果,并已应用到翼支付多个实际业务中。
本文将介绍首个关于 o1 类长思维链模型过度思考现象。该工作由腾讯 AI Lab 与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共同完成。
这份《2024年AI应用行业年度报告》是由Xsignal打造的AI年终盘点大餐。全报告共78页,数据之翔实和页面之精美程度冠绝2024。添加客服微信 openai178,免费获取完整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