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资讯新闻榜单内容搜索-Lab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 热门搜索 #
搜索: Lab
00后创始人重新定义AI编程范式!全球首个搭载云端Agent编程团队芸思智能的IDE来了-Vinsoo!

00后创始人重新定义AI编程范式!全球首个搭载云端Agent编程团队芸思智能的IDE来了-Vinsoo!

00后创始人重新定义AI编程范式!全球首个搭载云端Agent编程团队芸思智能的IDE来了-Vinsoo!

全球首个真正实现项目级开发的AI IDE,正在重新定义AI编程。这就是AI编程初创团队芸思智能(AIYouthLab)推出的全新AI IDE——Vinsoo。无论你是新手码农还是资深架构师,它都能帮你完成从需求分析到最终交付的完整开发流程。

来自主题: AI资讯
7729 点击    2025-08-04 15:15
抗干扰能力提升近40% !无需对抗训练,北航上海AI Lab新蒸馏方法提升模型鲁棒性 | ICML 2025

抗干扰能力提升近40% !无需对抗训练,北航上海AI Lab新蒸馏方法提升模型鲁棒性 | ICML 2025

抗干扰能力提升近40% !无需对抗训练,北航上海AI Lab新蒸馏方法提升模型鲁棒性 | ICML 2025

在人工智能模型规模持续扩大的今天,数据集蒸馏(Dataset Distillation,DD)方法能够通过使用更少的数据,达到接近完整数据的训练效果,提升模型训练效率,降低训练成本。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5499 点击    2025-07-29 10:12
你的AI管家可能正在「拆家」?最新研究揭秘家⽤具⾝智能体的安全漏洞

你的AI管家可能正在「拆家」?最新研究揭秘家⽤具⾝智能体的安全漏洞

你的AI管家可能正在「拆家」?最新研究揭秘家⽤具⾝智能体的安全漏洞

本文由上海 AI Lab 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完成。 主要作者包括上海 AI Lab 和上交大联培博士生卢晓雅、北航博士生陈泽人、上海 AI Lab 和复旦联培博士生胡栩浩(共同一作)等。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7481 点击    2025-07-28 11:13
Claude Code 遭深度逆向!核心技术架构被 95% 还原

Claude Code 遭深度逆向!核心技术架构被 95% 还原

Claude Code 遭深度逆向!核心技术架构被 95% 还原

前几天晚上,我在 GitHub 上看到一个让我眼睛发直的项目。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9005 点击    2025-07-24 12:49
四款扩散大语言模型全部破防?上交&上海AI Lab发现致命安全缺陷

四款扩散大语言模型全部破防?上交&上海AI Lab发现致命安全缺陷

四款扩散大语言模型全部破防?上交&上海AI Lab发现致命安全缺陷

扩散语言模型(Diffusion-based LLMs,简称 dLLMs)以其并行解码、双向上下文建模、灵活插入masked token进行解码的特性,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7502 点击    2025-07-23 15:04
3D生成补上物理短板!首个系统性标注物理3D数据集上线,还有一个端到端框架

3D生成补上物理短板!首个系统性标注物理3D数据集上线,还有一个端到端框架

3D生成补上物理短板!首个系统性标注物理3D数据集上线,还有一个端到端框架

3D生成又补齐了一块重要拼图——物理属性! 南洋理工大学-商汤联合研究中心S-Lab,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合作提出了PhysXNet,号称首个系统性标注的物理基础3D数据集。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5898 点击    2025-07-23 13:18
上下文工程究竟该怎么用?试下Claude Code+PocketFlow

上下文工程究竟该怎么用?试下Claude Code+PocketFlow

上下文工程究竟该怎么用?试下Claude Code+PocketFlow

最近使用cursor的朋友可能已经遇到了这个问题:打开Cursor,准备使用Claude- sonnet4开始Vibe Coding,却看到了"Model not available"的提示。这不是您的网络问题,而是Cursor对中国地区用户限制了高级模型的访问。对于习惯了AI辅助编程的工程师来说,这简直像是突然失去了得力助手。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6115 点击    2025-07-22 10:14
AI“压力面”,DeepSeek性能暴跌近30% | 清华&上海AI Lab

AI“压力面”,DeepSeek性能暴跌近30% | 清华&上海AI Lab

AI“压力面”,DeepSeek性能暴跌近30% | 清华&上海AI Lab

给AI一场压力测试,结果性能暴跌近30%。 来自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全新的“压力测试”框架——REST (Reasoning Evaluation through Simultaneous Testing)。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8214 点击    2025-07-21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