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用LLM压缩算法,居然藏视频编码里!2.5bit实现4bit性能,硬件无缝支持
通用LLM压缩算法,居然藏视频编码里!2.5bit实现4bit性能,硬件无缝支持LLM.265研究发现,视频编码器本身就是一种高效的大模型张量编码器。原本用于播放8K视频的现成视频编解码硬件,其实压缩AI模型数据的效率也非常高,甚至超过了许多专门为AI开发的方案。该工作已被世界微架构大会MICRO-2025正式接收,相关成果将于今年10月在首尔进行展示与讨论。
LLM.265研究发现,视频编码器本身就是一种高效的大模型张量编码器。原本用于播放8K视频的现成视频编解码硬件,其实压缩AI模型数据的效率也非常高,甚至超过了许多专门为AI开发的方案。该工作已被世界微架构大会MICRO-2025正式接收,相关成果将于今年10月在首尔进行展示与讨论。
数据在AI时代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悬而未决的是—— 如何精确量化这些数据的价值、辨别其优劣? 为此,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DataLab团队在数据领域持续深耕,正式推出了开放数据竞技场OpenDataArena。
硅谷各个模型公司在这个季度,开始分化到各个领域,除了 Google Gemini 和 OpenAI 还在做通用的模型;Anthropic 分化到 Coding、Agentic 的模型能力;Mira 的 Thinking Machines Lab 分化到多模态和下一代交互。
Token危机真的要解除了吗? 最新研究发现,在token数量受限的情况下,扩散语言模型的数据潜力可达自回归模型的三倍多。
扩散语言模型(DLMs)是超强的数据学习者。 token 危机终于要不存在了吗? 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 AI 研究者 Jinjie Ni 及其团队向着解决 token 危机迈出了关键一步。
在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具身智能和空间智能需要的不仅是视觉和语言,还需要突破传统感官限制的能力
现有的数据合成方法在合理性和分布一致性方面存在不足,且缺乏自动适配不同数据的能力,扩展性较差。
美司法部考虑强制谷歌拆分,解决垄断问题。
仅需600多条数据,就能训练自己的长输出模型了?!
大模型产业发展,需要可信中立的数据深加工平台,如何填补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