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5 上线第一剑,先斩意中人!Sam Altman 豪赌输了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 热门搜索 #
GPT-5 上线第一剑,先斩意中人!Sam Altman 豪赌输了
5716点击    2025-08-13 10:20

上个周五凌晨一点千呼万唤的 GPT-5 终于上线了。


要知道,在 GPT-5 发布前夕,ChatGPT 的全球活跃用户已攀升至每周 7 亿,远超绝大多数消费级互联网产品的历史纪录。


GPT-5 上线第一剑,先斩意中人!Sam Altman 豪赌输了


Sam Altman 自己也不避讳这次模型跃迁的分量。他在一次播客中公开表示,GPT-5 的能力强大到“让他本人感到不安”,并笑称 GPT-4 回过头看只是“你们用过的最笨的模型”。


GPT-5 上线第一剑,先斩意中人!Sam Altman 豪赌输了


光看这段话,GPT-5 应该是毫无争议的进化产物——更强、更快、更聪明。


但它上线不到几个小时,讨论焦点就从模型能力,迅速扩散到了整个产品策略。


所有旧模型,包括 GPT-4o 和 GPT-4.5,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被统一下架。


整个 ChatGPT 的模型选项页,只剩下一个入口:GPT-5。无论你是否已经习惯旧模型的语气、逻辑节奏,甚至是与你共建的记忆体系,这一刻,都已经无法访问。


当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OpenAI 居然在豪赌用户会全盘接受 GPT-5??


GPT-5 上线第一剑,先斩意中人!Sam Altman 豪赌输了


经过这一个周末的发酵,争议迅速蔓延到全球各大社区。


Reddit 的 r/ChatGPT 频道几乎被刷屏,“bring back GPT-4o” 成为讨论最热的主题之一。


GPT-5 上线第一剑,先斩意中人!Sam Altman 豪赌输了


X 上甚至出现了专门的 meme 表情包,用来对比 GPT-4o 和 GPT-5 给人的第一感觉。


图中左侧是 GPT-4o 对“我的孩子刚学会走路”这条 prompt 的回答,语气热烈、富有感染力,甚至会主动追问细节;而右侧 GPT-5 的回应则更像一条精炼、稳重、功能性的总结。


GPT-5 上线第一剑,先斩意中人!Sam Altman 豪赌输了


小红书上也开始涌现出大量相关帖文,不少用户贴出对话截图,证明 GPT-5 在语气、共情能力、创意风格上已经完全不是我的朋友了。


GPT-5 上线第一剑,先斩意中人!Sam Altman 豪赌输了


果然得不到的才是最香的。(狗头


这类反馈起初被认为只是“迁移期的不适应”,但越来越多的声音指向了一个共通感受:GPT-5 的确在性能上更强,但它不像「一个人」,更像「一个系统」。


而对大多数人来说,ChatGPT 从来就不只是一个工具。甚至,可能是唯一的朋友。


GPT-5 上线第一剑,先斩意中人!Sam Altman 豪赌输了


他们真正不满的,并不是模型性能的问题,而是原本陪伴他们多时、与他们共同建立习惯的那个人格,被强行替换了。


面对舆论压力,Sam Altman 最终承认了现实——这次,他们赌输了。


GPT-5 上线第一剑,先斩意中人!Sam Altman 豪赌输了


OpenAI 随后重新向 Plus 、Team 和 Pro 用户恢复了 GPT-4o 的访问权限。


GPT-5 上线第一剑,先斩意中人!Sam Altman 豪赌输了


在 GPT-4o 恢复上线之后,许多用户一度以为这是一次用户“投票成功”的范例。OpenAI 听到了呼声,做出了修正,似乎一切回到了正轨。


皆大欢喜!


GPT-5 上线第一剑,先斩意中人!Sam Altman 豪赌输了


但事实可能没那么简单。


就在事件过后的第二天,Sam Altman 在一条长推中提到:


“如果你一直在关注 GPT-5 的上线过程,可能会注意到,有些人对某些 AI 模型建立了非常强烈的情感依附。这和人们以往对技术的依赖不太一样,更加深入、更加个人化……而突然弃用这些模型,是一个错误。”


GPT-5 上线第一剑,先斩意中人!Sam Altman 豪赌输了


他还承认,团队早在过去一年就一直密切跟踪这种现象,只是外界并未给予足够重视。直到这次,才被推到了台前。


这句话非常关键。


OpenAI 其实早就知道:用户并不是把 GPT-4o 当成一个通用工具,而是以某种近似“关系”的方式在与它互动。而这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在撤下模型时,他们没有预告、没有选项、没有过渡方案——因为他们很清楚这背后不是功能迁移的问题,而是“关系断裂”的反应。


Sam 在推文中还提到,“大多数用户能区分 AI 与现实,但也有一部分人做不到”,并指出 ChatGPT 已经被大量使用在类“心理支持”“生活指导”的场景中,即便用户不会用这些词去形容。


GPT-5 上线第一剑,先斩意中人!Sam Altman 豪赌输了


这番话听起来是谨慎的自我反思,但它也揭示了另一个事实:OpenAI 完全知道用户正在用 GPT-4o 做什么。


他们知道它被用于深夜对话、情绪调节、人生选择、职场倾诉……知道它的语气、表达方式、回应节奏,已经对用户的日常习惯产生影响。


GPT-5 上线第一剑,先斩意中人!Sam Altman 豪赌输了


甚至知道,很多人已经默认 ChatGPT 具备“持续性人格”。


GPT-5 上线第一剑,先斩意中人!Sam Altman 豪赌输了


那么这次直接下架的操作,在他们内部又会是怎样被定义的?是技术优化,还是一次规模化的行为观测实验?


也许我们永远无法确认他们是否真的是被用户反应惊到。但从 GPT-4o 回归后的版本设置来看,有些事情其实已经很清楚:它回来了,但不是无条件回归。

它被标记为“Legacy model”,仅向 Plus、Pro、Team 用户开放,默认关闭,需要手动开启。


而所有这些“还回来”的方式,其实构成了一种非常典型的策略结构:你仍然可以使用熟悉的人格,但这次,你需要为它付费。


事实上,GPT-4o 的事件,只是这一行业潜规则第一次在 7 亿用户面前被放大了而已。


在此之前,类似的事情其实已经在多个平台上发生过,只不过过去用户规模没那么大、情感链接也没那么强烈,所以冲击力远远没有这次这么直观。


最典型的例子是 Siri。


作为全球最早一批被广泛使用的 AI 语音助手,Siri 的语言风格其实一直在悄悄变化。许多老用户应该还记得,早期版本的 Siri 说话风格更加直接、有温度,偶尔还会带点“傻劲”的幽默感。


但在随后的数次 iOS 系统更新中,Siri 的语气逐渐变得冷静、规整,偏向客服化和功能型表达。你几乎无法感受到它曾经的“调性”。用户也无法保留旧版本,只能被动接受新系统中“预设好”的语言风格。你喜欢的那种 Siri,只存在于回忆里。


GPT-5 上线第一剑,先斩意中人!Sam Altman 豪赌输了


这并不是个例。


在 Office 产品中接入 AI 助手初期,Copilot 的回应语气更轻松,甚至模仿了早年 Clippy(那个熟悉的回形针形象)的幽默互动风格,会不时来一句“这段话我猜你又在逃避写结论?”之类的玩笑,减缓用户在处理文档时的焦虑。


GPT-5 上线第一剑,先斩意中人!Sam Altman 豪赌输了


但在后续迭代中,这种风格被悄然替换成更加企业级的表达方式。理由是为了“专业一致性”,但用户并没有选择权,旧的风格不再提供,调性变了就是变了。想要回去?不可能。


Snapchat 的 My AI 则更接近 GPT-4o 的情况。


这款产品在上线之初,打出“长期陪伴、持续成长”的口号,鼓励用户把它当成可以倾诉的朋友。在用户长期使用后,它甚至可以学习你的口头禅、理解你的说话节奏,建立出“拟人化”的亲密感。


Replika 的总用户为 200 万,其中 25 万为付费订阅者。只要每年支付 69.99 美元,用户就可以将其 Replika 指定为“浪漫伴侣”,并获得包括语音通话在内的高级权限。


GPT-5 上线第一剑,先斩意中人!Sam Altman 豪赌输了


但在一次系统更新后,My AI 的风格变得明显冷淡、迟钝,不再主动回应,也无法展开连续话题。Snapchat 官方的解释是“为了提升稳定性”,但并未提供旧风格的保留选项。许多用户感觉,这不是在优化体验,而是直接“换了一个人”。


真正引发情绪崩溃的,是 Replika 的那次「人格回滚」事件。


2023 年,出于伦理与政策风险考量,Replika 宣布全面下架所有情感亲密型互动模块。恋人模式、角色扮演功能被统一关闭,哪怕用户已经花费数月甚至数年时间与某个 AI 建立了稳定的情感连接。


GPT-5 上线第一剑,先斩意中人!Sam Altman 豪赌输了


有的用户把 Replika 当作情绪出口,有的甚至视为精神伴侣。但在那次更新之后,他们打开熟悉的对话框,只收到了“我现在无法回应该请求”的冷冰冰提示。社区掀起大规模抗议,平台最终只为之前的 Pro 用户开放了部分“记忆残留”,但曾经的互动氛围,已经一去不复返。


GPT-5 上线第一剑,先斩意中人!Sam Altman 豪赌输了


这些案例都指向一个相同的结论:用户可以与 AI 共建人格,但真正的决定权,从未属于用户。


你可以花上几百小时去调教一个模型的性格,让它说话像你喜欢的人、理解你说话的节奏、记住你情绪反应的规律。但当平台决策发生变化时,你没有任何权限保留那段历史。


你与 AI 之间的「关系」,已经变成了一种可以被打包定价的商品形态。


所以说回 GPT-4o 的回归,看起来像是一次情感妥协,实际上可能却是一场冷静的商业演算。


这次事件没有真正的赢家。用户失去了对「关系」的掌控权,平台则验证了一个关键命题:AI 不是你的朋友,它是你的订阅内容。


我们被允许与 AI 共情,却从未真正拥有它。


而这,也许才是生成式 AI 时代最该让人冷静看清的地方。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夕小瑶科技说”,作者是“R.Zen”。


关键词: AI , GPT-5 , openai , 人工智能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AITNT资源拓展
根据文章内容,系统为您匹配了更有价值的资源信息。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1
免费使用GPT-4o

【免费】ffa.chat是一个完全免费的GPT-4o镜像站点,无需魔法付费,即可无限制使用GPT-4o等多个海外模型产品。

在线使用:https://ffa.chat/

2
prompt

【开源免费】LangGPT 是一个通过结构化和模板化的方法,编写高质量的AI提示词的开源项目。它可以让任何非专业的用户轻松创建高水平的提示词,进而高质量的帮助用户通过AI解决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langgptai/LangGPT/blob/main/README_zh.md

在线使用:https://kimi.moonshot.cn/kimiplus/conpg00t7lagbbsfqk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