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研报-这里有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解读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 热门搜索 #
Meta为他豪掷2亿美元,上交校友庞若鸣,晒出在苹果的最新论文

Meta为他豪掷2亿美元,上交校友庞若鸣,晒出在苹果的最新论文

Meta为他豪掷2亿美元,上交校友庞若鸣,晒出在苹果的最新论文

庞若鸣,苹果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杰出工程师,即将成为 Meta 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团队的最新成员。他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在谷歌工作了 15 年,此后加入苹果。另据彭博社最新消息,Meta 更是开出了 2 亿美金的天价来邀请庞若鸣加入。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7627 点击    2025-07-11 16:15
LLM「拒绝回答」难题有救了!最新研究让AI学会人情世故 | COLM'25

LLM「拒绝回答」难题有救了!最新研究让AI学会人情世故 | COLM'25

LLM「拒绝回答」难题有救了!最新研究让AI学会人情世故 | COLM'25

最新研究发现,模型的规模和通用语言能力与其处理敏感内容的判断能力并无直接关联,甚至开源模型表现的更好。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8756 点击    2025-07-11 16:10
无需CUDA代码给H100加速33%-50%,Flash Attention作者新作火了

无需CUDA代码给H100加速33%-50%,Flash Attention作者新作火了

无需CUDA代码给H100加速33%-50%,Flash Attention作者新作火了

无需CUDA代码,给H100加速33%-50%! Flash Attention、Mamba作者之一Tri Dao的新作火了。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9586 点击    2025-07-11 16:06
扩散语言模型写代码!速度比自回归快10倍

扩散语言模型写代码!速度比自回归快10倍

扩散语言模型写代码!速度比自回归快10倍

谁说扩散模型只能生成图像和视频?现在它们能高质量地写代码了,速度还比传统大模型更快!Inception Labs推出基于扩散技术的全新商业级大语言模型——Mercury。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7743 点击    2025-07-11 12:02
真实科研水平集体不及格!全新基准SFE给主流多模态LLM来了波暴击

真实科研水平集体不及格!全新基准SFE给主流多模态LLM来了波暴击

真实科研水平集体不及格!全新基准SFE给主流多模态LLM来了波暴击

当前,驱动科学研究的人工智能(AI for Science,AI4S)在单点取得了可观的进展,实现了工具层面的革新,然而要成为「革命的工具」,需要采用「通专融合 AGI」方式。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9595 点击    2025-07-11 10:51
推理与操控能力双提升!具身机器人双系统VLA模型新突破

推理与操控能力双提升!具身机器人双系统VLA模型新突破

推理与操控能力双提升!具身机器人双系统VLA模型新突破

让机器人学会聪明且快速精准执行,一直是机器人操控领域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智平方和北京智源研究院联合创新性地提出了Fast-in-Slow(FiS-VLA),即一个统一的双系统VLA模型。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7793 点击    2025-07-11 10:46
复杂Agent怎么设计?IBM用一个YAML,性能提升4倍| ICML 2025

复杂Agent怎么设计?IBM用一个YAML,性能提升4倍| ICML 2025

复杂Agent怎么设计?IBM用一个YAML,性能提升4倍| ICML 2025

您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为了调试一个LLM应用的效果,您需要在一大堆Python代码中翻找那些零散的提示词字符串?每次想要A/B测试不同的提示时,就像在做开颅手术一样小心翼翼。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8734 点击    2025-07-11 10:31
单向VLM变双向!人大斯坦福等提出MoCa框架:双向多模态编码器

单向VLM变双向!人大斯坦福等提出MoCa框架:双向多模态编码器

单向VLM变双向!人大斯坦福等提出MoCa框架:双向多模态编码器

MoCa框架把单向视觉语言模型转化为双向多模态嵌入模型,通过持续预训练和异构对比微调,提升模型性能和泛化能力,在多模态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尤其小规模模型性能突出。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9255 点击    2025-07-11 10:09
大模型「越用越快」!SpeedupLLM首次验证,大降56%推理预算

大模型「越用越快」!SpeedupLLM首次验证,大降56%推理预算

大模型「越用越快」!SpeedupLLM首次验证,大降56%推理预算

LLM用得越久,速度越快!Emory大学提出SpeedupLLM框架,利用动态计算资源分配和记忆机制,使LLM在处理相似任务时推理成本降低56%,准确率提升,为AI模型发展提供新思路。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5619 点击    2025-07-10 12:30
MIT发布自适应语言模型!新任务,自生成远超「GPT-4.1合成训练数据」

MIT发布自适应语言模型!新任务,自生成远超「GPT-4.1合成训练数据」

MIT发布自适应语言模型!新任务,自生成远超「GPT-4.1合成训练数据」

自适应语言模型框架SEAL,让大模型通过生成自己的微调数据和更新指令来适应新任务。SEAL在少样本学习和知识整合任务上表现优异,显著提升了模型的适应性和性能,为大模型的自主学习和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7779 点击    2025-07-10 11:33
AI为了自保假装配合!Claude团队新研究结果细思极恐

AI为了自保假装配合!Claude团队新研究结果细思极恐

AI为了自保假装配合!Claude团队新研究结果细思极恐

大模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背后原因,正在进一步被解开。 Claude团队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对齐伪装并非通病,只是有些模型的“顺从性”会更高。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8963 点击    2025-07-10 11:30
DeepSeek-R1超级外挂!“人类最后的考试”首次突破30分,上海交大等开源方案碾压OpenAI、谷歌

DeepSeek-R1超级外挂!“人类最后的考试”首次突破30分,上海交大等开源方案碾压OpenAI、谷歌

DeepSeek-R1超级外挂!“人类最后的考试”首次突破30分,上海交大等开源方案碾压OpenAI、谷歌

“人类最后的考试”首次突破30分,还是咱国内团队干的! 该测试集是出了名的超难,刚推出时无模型得分能超过10分。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9252 点击    2025-07-10 11:21
剑桥UCL重磅发布:Vibe Coding深度报告,这才是“人机协同”的最终形态

剑桥UCL重磅发布:Vibe Coding深度报告,这才是“人机协同”的最终形态

剑桥UCL重磅发布:Vibe Coding深度报告,这才是“人机协同”的最终形态

编者按:vibe coding不是编程的终点,而是Context Engineering驱动的协作智能的起点。那些能够最早理解并应用这种整合视角的人,将在下一轮技术变革中获得决定性优势。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6457 点击    2025-07-10 11:21
Jina Embeddings v4 的量化感知训练

Jina Embeddings v4 的量化感知训练

Jina Embeddings v4 的量化感知训练

在 AI 领域,我们对模型的期待总是既要、又要、还要:模型要强,速度要快,成本还要低。但实际应用时,高质量的向量表征往往意味着庞大的数据体积,既拖慢检索速度,也推高存储和内存消耗。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10137 点击    2025-07-10 11:05
「世界模型」也被泼冷水了?邢波等人揭开五大「硬伤」,提出新范式

「世界模型」也被泼冷水了?邢波等人揭开五大「硬伤」,提出新范式

「世界模型」也被泼冷水了?邢波等人揭开五大「硬伤」,提出新范式

现在的世界模型,值得批判。 我们知道,大语言模型(LLM)是通过预测对话的下一个单词的形式产生输出的。由此产生的对话、推理甚至创作能力已经接近人类智力水平。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6497 点击    2025-07-10 10:57
Mamba一作预告新架构!长文论述Transformer≠最终解法

Mamba一作预告新架构!长文论述Transformer≠最终解法

Mamba一作预告新架构!长文论述Transformer≠最终解法

Mamba一作最新大发长文! 主题只有一个,即探讨两种主流序列模型——状态空间模型(SSMs)和Transformer模型的权衡之术。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7035 点击    2025-07-10 10:56
ICCV 2025 | UniOcc: 自动驾驶占用预测与推理统一数据集及基准平台

ICCV 2025 | UniOcc: 自动驾驶占用预测与推理统一数据集及基准平台

ICCV 2025 | UniOcc: 自动驾驶占用预测与推理统一数据集及基准平台

来自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C Riverside)、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的团队在 ICCV 2025 发表首个面向自动驾驶语义占用栅格构造或预测任务的统一基准框架 UniOcc。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8461 点击    2025-07-10 10:39
如何教AI学会反思?

如何教AI学会反思?

如何教AI学会反思?

论文提出一种AI自我反思方法:通过反思错误原因、重试任务、奖励成功反思来优化训练。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8510 点击    2025-07-10 10:34
破解「个性化学习」长尾难题,巧用神经坍缩理论 | ICML 2025

破解「个性化学习」长尾难题,巧用神经坍缩理论 | ICML 2025

破解「个性化学习」长尾难题,巧用神经坍缩理论 | ICML 2025

NCAL是一种新的个性化学习方法,它通过优化文本嵌入的分布来解决教育数据中常见的长尾分布问题,从而提高模型对少数类别的处理能力。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8904 点击    2025-07-09 15:00
大模型刷数学题竟有害?CMU评估20+模型指出训练陷阱

大模型刷数学题竟有害?CMU评估20+模型指出训练陷阱

大模型刷数学题竟有害?CMU评估20+模型指出训练陷阱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这一点这在大语言模型身上也不例外。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8053 点击    2025-07-09 14:54
VLA爆发!从美国RT-2到中国FiS-VLA,机器人「即知即行」的终极进化

VLA爆发!从美国RT-2到中国FiS-VLA,机器人「即知即行」的终极进化

VLA爆发!从美国RT-2到中国FiS-VLA,机器人「即知即行」的终极进化

2025年,全球具身智能赛道爆火,VLA模型成为了绝对的C位。从美国RT-2的开创性突破,到中国最新FiS-VLA「快慢双系统」,VLA正以光速硬核进化。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7222 点击    2025-07-09 11:57
两张图就能重构3D空间?清华&NTU利用生成模型解锁空间智能新范式

两张图就能重构3D空间?清华&NTU利用生成模型解锁空间智能新范式

两张图就能重构3D空间?清华&NTU利用生成模型解锁空间智能新范式

最少只用2张图,AI就能像人类一样理解3D空间了。ICCV 2025最新中稿的LangScene-X:以全新的生成式框架,仅用稀疏视图(最少只用2张图像)就能构建可泛化的3D语言嵌入场景,对比传统方法如NeRF,通常需要20个视角。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7454 点击    2025-07-09 11:08
突破全模态AI理解边界:HumanOmniV2引入上下文强化学习,赋能全模态模型“意图”推理新高度

突破全模态AI理解边界:HumanOmniV2引入上下文强化学习,赋能全模态模型“意图”推理新高度

突破全模态AI理解边界:HumanOmniV2引入上下文强化学习,赋能全模态模型“意图”推理新高度

在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LLMs)应用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对模型深度理解和分析人类意图的需求愈发迫切。尽管强化学习(RL)在增强大语言模型(LLMs)的推理能力方面已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将其有效应用于复杂的多模态数据和格式仍面临诸多挑战。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8278 点击    2025-07-09 10:59
长思维链里的推理步骤,哪些最关键?三招锁定LLM的「命门句子」

长思维链里的推理步骤,哪些最关键?三招锁定LLM的「命门句子」

长思维链里的推理步骤,哪些最关键?三招锁定LLM的「命门句子」

思维链里的步骤很重要,但有些步骤比其他步骤更重要,尤其是在一些比较长的思维链中。 找出这些步骤,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 LLM 的内部推理机制,从而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可调试性和安全性。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6467 点击    2025-07-09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