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研报-这里有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解读

AITNT-国内领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新闻资讯网站
# 热门搜索 #
最新研究揭示AI数据之殇:科技巨头垄断权力,「西方中心」数据加剧模型偏见

最新研究揭示AI数据之殇:科技巨头垄断权力,「西方中心」数据加剧模型偏见

最新研究揭示AI数据之殇:科技巨头垄断权力,「西方中心」数据加剧模型偏见

相比LLM和Agent领域日新月异、高度成熟的进展相比,数据收集方面的规范有明显滞后。由超过50名研究人员组成的「数据溯源计划」(DPI)旨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AI训练所需的数据究竟来自何处?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6271 点击    2025-01-30 13:00
UC伯克利等最新实锤:LLM就是比人类啰嗦,「提问的艺术」仍难参透

UC伯克利等最新实锤:LLM就是比人类啰嗦,「提问的艺术」仍难参透

UC伯克利等最新实锤:LLM就是比人类啰嗦,「提问的艺术」仍难参透

基于一段文本提问时,人类和大模型会基于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给出问题。大模型喜欢那些需要详细解释才能回答的问题,而人类倾向于提出更直接、基于事实的问题。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4859 点击    2025-01-29 13:32
原来,这些顶级大模型都是蒸馏的

原来,这些顶级大模型都是蒸馏的

原来,这些顶级大模型都是蒸馏的

「除了 Claude、豆包和 Gemini 之外,知名的闭源和开源 LLM 通常表现出很高的蒸馏度。」这是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北大、零一万物等机构的研究者在一篇新论文中得出的结论。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8275 点击    2025-01-29 13:26
医疗具身智能发展到哪了?看这一篇综述就够了!

医疗具身智能发展到哪了?看这一篇综述就够了!

医疗具身智能发展到哪了?看这一篇综述就够了!

由港科广、中南、西湖大学、UIUC、新加坡国立大学、上海 AI Lab、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团队联合发布的首篇聚焦医疗领域具身智能的综述论文《A Survey of Embodied AI in Healthcare: Techniques, Applications, and Opportunities》正式上线,中南大学刘艺灏为第一作者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5322 点击    2025-01-29 13:18
超全推理语言模型蓝图来了!揭开o1、o3、DeepSeek-V3神秘面纱

超全推理语言模型蓝图来了!揭开o1、o3、DeepSeek-V3神秘面纱

超全推理语言模型蓝图来了!揭开o1、o3、DeepSeek-V3神秘面纱

ETH Zurich等机构提出了推理语言模型(RLM)蓝图,超越LLM局限,更接近AGI,有望人人可用o3这类强推理模型。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7115 点击    2025-01-28 12:20
新范式,自回归大一统!北大提出VARGPT:单一框架实现视觉「理解」与「生成」

新范式,自回归大一统!北大提出VARGPT:单一框架实现视觉「理解」与「生成」

新范式,自回归大一统!北大提出VARGPT:单一框架实现视觉「理解」与「生成」

VARGPT是一种新型多模态大模型,能够在单一框架内实现视觉理解和生成任务。通过预测下一个token完成视觉理解,预测下一个scale完成视觉生成,展现出强大的混合模态输入输出能力。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7040 点击    2025-01-28 12:07
模型参数作知识通用载体,MergeNet离真正的异构知识迁移更进一步

模型参数作知识通用载体,MergeNet离真正的异构知识迁移更进一步

模型参数作知识通用载体,MergeNet离真正的异构知识迁移更进一步

知识蒸馏通过训练一个紧凑的学生模型来模仿教师模型的 Logits 或 Feature Map,提高学生模型的准确性。迁移学习则通常通过预训练和微调,将预训练阶段在大规模数据集上学到的知识通过骨干网络共享应用于下游任务。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4051 点击    2025-01-28 11:57
CityDreamer4D: 下一个世界模型,何必是视频生成模型?

CityDreamer4D: 下一个世界模型,何必是视频生成模型?

CityDreamer4D: 下一个世界模型,何必是视频生成模型?

在过去的两年里,城市场景生成技术迎来了飞速发展,一个全新的概念 ——世界模型(World Model)也随之崛起。当前的世界模型大多依赖 Video Diffusion Models(视频扩散模型)强大的生成能力,在城市场景合成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然而,这些方法始终面临一个关键挑战:如何在视频生成过程中保持多视角一致性?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5656 点击    2025-01-28 11:53
28年AGI撞上数据墙,以后全靠测试时计算?CMU详解优化原理

28年AGI撞上数据墙,以后全靠测试时计算?CMU详解优化原理

28年AGI撞上数据墙,以后全靠测试时计算?CMU详解优化原理

2028年,预计高质量数据将要耗尽,数据Scaling走向尽头。2025年,测试时计算将开始成为主导AI通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新一代Scaling Law。近日,CMU机器学习系博客发表新的技术文章,从元强化学习(meta RL)角度,详细解释了如何优化LLM测试时计算。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6083 点击    2025-01-27 14:03
人类最后一次考试,AI惨败正确率<10%!数百顶级专家联手出题,DeepSeek竟是王者

人类最后一次考试,AI惨败正确率<10%!数百顶级专家联手出题,DeepSeek竟是王者

人类最后一次考试,AI惨败正确率<10%!数百顶级专家联手出题,DeepSeek竟是王者

AI模型可能并没有想象中强大。在最新的AI基准测试「人类最后一次考试」中,所有顶尖LLM通过率不超过10%,而且模型都表现得过度自信。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6079 点击    2025-01-27 13:36
六大维度,LLM「问题生成」首次正面PK人类!伯克利等发布最新研究

六大维度,LLM「问题生成」首次正面PK人类!伯克利等发布最新研究

六大维度,LLM「问题生成」首次正面PK人类!伯克利等发布最新研究

研究人员首次探讨了大型语言模型(LLMs)在问题生成任务中的表现,与人类生成的问题进行了多维度对比,结果发现LLMs倾向于生成需要较长描述性答案的问题,且在问题生成中对上下文的关注更均衡。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7150 点击    2025-01-27 13:26
顶级AI智能体不会社交,创业远不如人类!CMU等:最多完成24%任务

顶级AI智能体不会社交,创业远不如人类!CMU等:最多完成24%任务

顶级AI智能体不会社交,创业远不如人类!CMU等:最多完成24%任务

智能体究竟能否应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性?The Agent Company近日提出了一项评估基准,让多个智能体尝试自主运营一个软件公司。结果表明,即使是当前最先进的智能体,也无法自主完成大多数任务。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5408 点击    2025-01-26 17:43
贾佳亚团队联合Adobe提出GenProp,物体追踪移除特效样样在行

贾佳亚团队联合Adobe提出GenProp,物体追踪移除特效样样在行

贾佳亚团队联合Adobe提出GenProp,物体追踪移除特效样样在行

论文一作刘少腾,Adobe Research实习生,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DV Lab),师从贾佳亚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多模态大模型和生成模型,包含图像视频的生成、理解与编辑。作者Tianyu Wang、Soo Ye Kim等均为Adobe Research Scientist。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5045 点击    2025-01-26 11:39
阿里云通义大模型新技术:MoE模型训练专家平衡的关键细节

阿里云通义大模型新技术:MoE模型训练专家平衡的关键细节

阿里云通义大模型新技术:MoE模型训练专家平衡的关键细节

本周,在阿里云通义千问 Qwen 团队提交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发现了目前最热门的 MoE(混合专家模型)训练中存在的一个普遍关键问题,并提出一种全新的方法——通过轻量的通信将局部均衡放松为全局均衡,使得 MoE 模型的性能和专家特异性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3325 点击    2025-01-26 11:12
向视觉版o1出击,阶跃张祥雨团队推出“慢感知”,实现感知层面的推理时scaling

向视觉版o1出击,阶跃张祥雨团队推出“慢感知”,实现感知层面的推理时scaling

向视觉版o1出击,阶跃张祥雨团队推出“慢感知”,实现感知层面的推理时scaling

视觉版o1的初步探索,阶跃星辰&北航团队推出“慢感知”。研究人员认为:1)目前多模领域o1-like的模型,主要关注文本推理,对视觉感知的关注不够。2)精细/深度感知是一个复杂任务,且是未来做视觉推理的重要基础。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5040 点击    2025-01-26 00:18
浙大通义联手推出慢思考长文本生成框架OmniThink,让AI写作突破知识边界

浙大通义联手推出慢思考长文本生成框架OmniThink,让AI写作突破知识边界

浙大通义联手推出慢思考长文本生成框架OmniThink,让AI写作突破知识边界

随着大模型(LLMs)的发展,AI 写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现有的方法大多依赖检索知识增强生成(RAG)和角色扮演等技术,其在信息的深度挖掘方面仍存在不足,较难突破已有知识边界,导致生成的内容缺乏深度和原创性。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7483 点击    2025-01-25 23:50
颠覆LLM格局!AI2新模型OLMo2,训练过程全公开,数据架构双升级

颠覆LLM格局!AI2新模型OLMo2,训练过程全公开,数据架构双升级

颠覆LLM格局!AI2新模型OLMo2,训练过程全公开,数据架构双升级

非营利研究机构AI2近日推出的完全开放模型OLMo 2,在同等大小模型中取得了最优性能,且该模型不止开放权重,还十分大方地公开了训练数据和方法。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6175 点击    2025-01-25 09:38
2025智能体元年!斯坦福科学家8000字讲清所有要点

2025智能体元年!斯坦福科学家8000字讲清所有要点

2025智能体元年!斯坦福科学家8000字讲清所有要点

AI智能体正悄然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得力助手。从自动化任务到复杂规划,它们不仅能帮我们做市场调研、准备面试,还能完成复杂的决策任务。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8475 点击    2025-01-24 15:21
推理模型规划任务成功率从5%到95%,DeepMind遗传算法新研究火了

推理模型规划任务成功率从5%到95%,DeepMind遗传算法新研究火了

推理模型规划任务成功率从5%到95%,DeepMind遗传算法新研究火了

瞄准推理时扩展(Inference-time scaling),DeepMind新的进化搜索策略火了! 所提出的“Mind Evolution”(思维进化),能够优化大语言模型(LLMs)在规划和推理中的响应。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8835 点击    2025-01-24 15:05
会用ChatGPT≠工程师,谷歌资深员工发文,揭秘AI编程不为人知的真相

会用ChatGPT≠工程师,谷歌资深员工发文,揭秘AI编程不为人知的真相

会用ChatGPT≠工程师,谷歌资深员工发文,揭秘AI编程不为人知的真相

苏格拉底曾提到的门诺悖论(Meno's paradox)认为,人只能学会自己已经知道的事情;而关于AI辅助编程,谷歌资深工程师最近的一篇博客告诉我们,类似的知识悖论同样存在。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7004 点击    2025-01-24 14:54
用慢思考提升模型安全性,北交大、鹏城实验室提出系统2对齐

用慢思考提升模型安全性,北交大、鹏城实验室提出系统2对齐

用慢思考提升模型安全性,北交大、鹏城实验室提出系统2对齐

OpenAI 在 “双十二” 发布会的最后一天公开了 o 系列背后的对齐方法 - deliberative alignment,展示了通过系统 2 的慢思考能力提升模型安全性的可行性。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7446 点击    2025-01-24 14:45
高效Attention引擎是怎样炼成的?陈天奇团队FlashInfer打响新年第一枪!

高效Attention引擎是怎样炼成的?陈天奇团队FlashInfer打响新年第一枪!

高效Attention引擎是怎样炼成的?陈天奇团队FlashInfer打响新年第一枪!

新年第一天,陈天奇团队的FlashInfer论文出炉!块稀疏、可组合、可定制、负载均衡......更快的LLM推理技术细节全公开。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6788 点击    2025-01-24 13:58
不断用AI自己生成的内容去喂它,你猜怎么着?

不断用AI自己生成的内容去喂它,你猜怎么着?

不断用AI自己生成的内容去喂它,你猜怎么着?

ChatGPT等聊天机器人背后的算法能从各种各样的网络文本中抓取万亿字节的素材,文本来源可以是网络文章,也可以是社媒平台的帖子,还可以是视频里的字幕或评论。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4111 点击    2025-01-24 13:13
DeepSeek新模型大揭秘,为何它能震动全球AI圈

DeepSeek新模型大揭秘,为何它能震动全球AI圈

DeepSeek新模型大揭秘,为何它能震动全球AI圈

时隔不到一个月,DeepSeek又一次震动全球AI圈。去年 12 月,DeepSeek推出的DeepSeek-V3在全球AI领域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它以极低的训练成本,实现了与GPT-4o和Claude Sonnet 3.5等顶尖模型相媲美的性能,震惊了业界。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5903 点击    2025-01-24 13:05
UC伯克利等提出具身智能「动作Tokenizer」,效率飙升5倍!

UC伯克利等提出具身智能「动作Tokenizer」,效率飙升5倍!

UC伯克利等提出具身智能「动作Tokenizer」,效率飙升5倍!

研究者提出了FAST,一种高效的动作Tokenizer。通过结合离散余弦变换(DCT)和字节对编码(BPE),FAST显著缩短了训练时间,并且能高效地学习和执行复杂任务,标志着机器人自回归Transformer训练的一个重要突破。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7486 点击    2025-01-23 13:19
化解机器人的「幻觉」:北大发布OmniManip,VLM结合双闭环系统,3D理解能力大幅提升

化解机器人的「幻觉」:北大发布OmniManip,VLM结合双闭环系统,3D理解能力大幅提升

化解机器人的「幻觉」:北大发布OmniManip,VLM结合双闭环系统,3D理解能力大幅提升

近年来视觉语⾔基础模型(Vision Language Models, VLMs)在多模态理解和⾼层次常识推理上⼤放异彩,如何将其应⽤于机器⼈以实现通⽤操作是具身智能领域的⼀个核⼼问题。这⼀⽬标的实现受两⼤关键挑战制约: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7552 点击    2025-01-23 13:09
可灵视频生成可控性为什么这么好?快手又公开了四篇研究

可灵视频生成可控性为什么这么好?快手又公开了四篇研究

可灵视频生成可控性为什么这么好?快手又公开了四篇研究

可灵,视频生成领域的佼佼者,近来动作不断。继发布可灵 1.6 后,又公开了多项研究揭示视频生成的洞察与前沿探索 ——《快手可灵凭什么频繁刷屏?揭秘背后三项重要研究》。

来自主题: AI技术研报
7950 点击    2025-01-23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