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讯悄悄上线了“Claude Code”,居然还支持微信登录。
腾讯悄悄上线了“Claude Code”,居然还支持微信登录。昨晚,腾讯发了他们的CodeBuddy Code,正式也加入命令行编程Agent战场。
昨晚,腾讯发了他们的CodeBuddy Code,正式也加入命令行编程Agent战场。
Claude出现大危机,不是因为最近的某些骚操作,而是产品本身就出了问题。
刚刚,百度深度思考模型升级上线了!
“闭源人工智能在阻碍我们探索真正的科学。”
不动嘴不动手,只靠意念就能对手机发号施令?
老黄对token密集型任务下手了。
在现代科学中,几乎所有领域都依赖软件来进行计算实验。但开发这些专用的科学软件是一个非常缓慢、乏味且困难的过程,开发和测试一个新想法(一次“试错”)需要编写复杂的软件,这个过程可能耗费数周、数月甚至数年。
人类一眼就能看懂的文字,AI居然全军覆没。
最近AI生图赛道简直卷疯了!
从ICML到ACL,张铭教授的实验室十年两度拿下世界顶会「最佳论文」。甚至连中学生,都能在这里提前卷科研,拿下「小诺贝尔奖」。一间实验室,如何同时孵化论文大奖、百亿企业和未来科学家?这背后,是科研思维与创新教育的独特结合。
在当前由大语言模型(LLM)驱动的技术范式中,检索增强生成(RAG)已成为提升模型知识能力与缓解「幻觉」的核心技术。然而,现有 RAG 系统在面对需多步逻辑推理任务时仍存在显著局限,具体挑战如下:
年轻人用AI写简历,HR用AI筛简历。
AI技能真的很值钱,甚至比你专门读个硕士能带来的涨薪幅度还要高!若干市场调研和企业招聘说明中,这个结论始终在被反复验证。
最近,朋友圈和抖音小红书几乎被 Nano Banana 刷屏了。这个香蕉模型似乎要让 P 图这个词消失,直接给 Gemini 带来了一千万的新用户,火得一塌糊涂。
2025 年上半年,日本 AI 应用市场呈现出一个鲜明特征,用户规模不大,但付费能力极强。日本总务省 7 月发布的《信息通信白皮书》显示,日本个人用户的生成式 AI 采用率仅为 26.7%,只有中国(81.2%)的三分之一,也远低于美国(68.8%)和德国(59.2%)。
饭圈女孩抵制AI技术,因AI生成的偶像虚假内容如信件、图像和语音削弱情感真实性、稀释偶像价值并侵犯版权;粉丝发起行动如私信劝删AI物料、组织维权抗议来捍卫偶像权益。
大家好,我是袋鼠帝 先给你们看个好玩的东西:隔空手势控制任意网页 食指☝️指向:控制鼠标移动 比耶✌️:进行点击 手掌✋:上下移动页面 这个高难度的手势控制网页功能,被我用腾讯刚刚发布的国内首款AI CLI:CodeBuddy Code搞定了
今天发布的是文心大模型 X1.1 深度思考模型,它是百度在 4 月份发布的旗舰模型 X1 的升级版,发布即上线,所有人都可以免费体验。同时该模型通过百度智能云千帆平台向企业客户与开发者开放使用。
奥特曼点名表扬了两个波兰人。 没有他们,OpenAI就不是今天的样子。
AI 编程工具的竞争已经进入深水区:不仅各家产品在补全速度、上下文感知、智能体协作上不断拉锯,在背后的模型层面,博弈同样激烈,甚至出现了全球范围的“准入门槛”和“封锁线”。这意味着工具之争早已不是单纯的产品对比,而是与模型生态、合规和市场战略深度绑定。
9月3日下午,温州举行全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会上正式挂牌成立温州市人工智能局,温州在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市进程中迈进重要一步。
当我了解到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年轻创业者,在短短几天内就从Y Combinator、General Catalyst等顶级投资机构手中拿到500万美元融资时,我意识到他们可能找到了一个真正的痛点。这家叫Human Behavior的公司,正试图用AI彻底改变企业理解用户行为的方式。他们的方法听起来简单得令人怀疑:让AI直接"观看"用户使用产品的录像,然后自动分析出用户的真实意图和行为模式。
故事是这样的,两周前,Anthropic 上周发布一个公告:他们的工程师在后台数据中发现了一个异常账户,正在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7x24 小时消耗着 Claude 模型的算力。公告中提到:”有一位用户,在每月200美元的套餐中,消耗了价值 5 万美元的模型使用量。“ 这个消耗量大到,Anthropic 不得不公开发布声明调整全球用户的速率限制。
刚刚,火山引擎上线了豆包・图像创作模型 Seedream 4.0,我提前试了一下,应该各位也看到了各种非常强的玩法和图片。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支持图片生成、连续图片编辑、多图参考的全能图像创作模型。
一般人准确率89.1%,AI最好只有13.3%。在新视觉基准ClockBench上,读模拟时钟这道「小学题」,把11个大模型难住了。为什么AI还是读不准表?是测试有问题还是AI真不行?
几十G的大模型,怎么可能塞进一台手机?YouTube却做到了:在 Shorts 相机里,AI能实时「重绘」你的脸,让你一秒变身僵尸、卡通人物,甚至瞬间拥有水光肌,效果自然到分不清真假。
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的首篇论文,来了—— 提出了一个名为REFRAG的高效解码框架,重新定义了RAG(检索增强生成),最高可将首字生成延迟(TTFT)加速30倍。
刚刚结束的OpenAI黑客松上,全球共有六支团队冲进榜单。他们探索了GPT-5在营销活动、时尚AI、电子表格、电脑代理、知识学习、智能电网等场景的应用极限。
OpenAI好不容易发了篇新论文,还是给GPT-5挽尊?
很早之前,我们就拿到了 Bobby 的内测资格,第一次体验时,这个“24 小时在线的交易搭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